網上有很多關于新封殺26款pos機,新的全球移動支付博弈正在進行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新封殺26款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新封殺26款pos機
中國移動支付出海遇到了最大的難題——政府封禁。
北京時間8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簽署兩項總統令,將于45天后(9月20日)封殺微信和TikTok兩個中國公司開發的App??偨y令要求,從生效日開始,任何美國人都不得繼續和微信和TikTok兩個應用所屬的公司發生任何交易(transactions)。
雖然各方還在猜測,到底什么才是交易(transactions),是否蘋果公司也不能與騰訊有任何交往,蘋果手機不能裝微信?還是不能進行股權交易?
但是八字已經有一撇了,各方就得預估最壞的打算,而作為支付行業,最為關心的還是微信支付的海外業務是否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微信支付在美國
根據微信支付的官方信息顯示,微信支付在美國擁有16個合作伙伴。
微信支付的美國合作伙伴中不乏第一數據歐洲(First Data Europe)、芝加哥銀行、Paymentwall等歐美金融機構,也包括Citcon、Aurfy(NihaoPay)等擁有華裔背景的機構。
而在美國,微信支付的合作伙伴主要為中國游客提供移動支付服務,其中包括奢侈品商店、機場免稅店、著名購物中心、景點等場景。
近幾年,微信支付對美國市場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
2018年7月,據美國媒體報道,騰訊一位高管表示,將加快向美國推廣微信支付服務。同期,美國支付創業公司Stripe與微信支付合作。
2018年10月,美國線上支付服務供應商Allied Wallet將微信支付添加至其平臺的支付選項之一。同期,微信支付與美國數字禮品平臺Swych和跨境金融服務公司Travelex合作,為赴美旅游的中國游客提供了一種名為Travelex Pay的服務。在游客用Travelex Pay結賬時,可以使用以人民幣為計價單位的微信支付賬戶中的錢,立即生成以美元為單位的數字禮品卡來持卡消費。
2019年,中美關系惡化,微信支付對美國市場的拓展似乎停滯,相關消息較少放出。
而到目前為止,微信支付尚沒有真正意義上進入美國,即美國微信用戶無法開通微信支付,進而在線下以美元進行結算。而所有的中國游客使用微信支付在美國的消費,都是類似外卡收單。但如果禁令生效,很可能中國游客也不能在美國進行移動支付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不是微信支付、支付寶等中國移動支付第一次被禁,但性質有所不同。
此禁非彼禁
中國移動支付并非第一次遭遇被禁的困境,在此之前,東南亞多國也曾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發出禁令,其中包括泰國、越南、印尼、尼泊爾等國家,但此禁非彼禁。
以尼泊爾為例,2019年5月,尼泊爾發布禁令,為保護自身經濟安全和海外收入,宣布禁止使用微信、支付寶及跨境POS機等國際支付系統。
禁令的背后是合規問題,中國的支付應用軟件并沒有在尼泊爾當地進行注冊,當中國游客在同胞店鋪內消費選擇中國支付應用付款后,雖然消費在尼泊爾,但支付實際發生在中國,并沒有經過當地金融體系,使得當地監管部門無法監測到資金動向,尼泊爾當局也無法將中國游客的消費登記為海外收入,同時中國商人也可以不繳稅賺取收益。
這是“境內碼境外用”的問題,在禁令之下微信支付與支付寶都發出公告,嚴禁用戶和商戶進行該行為,與此同時配合當地政府和機構進行資金合規監管。
2020年2月,微信支付、支付寶相繼在尼泊爾獲得牌照,正式合法經營。
而美國的此禁令不同,這超脫了現有的金融合規范湊。
一般跨境支付的流程可以粗略的分為三個部分,甲國合規資金流程,乙國合規資金流程,中間SWIFT報文、換匯等流程。為了資金清結算方便,或有第三地區的金融機構參與,比如國外資金打入收單機構的香港合規賬戶,再打入國內銀行。
中國游客在美國商戶支付,資金從中國的銀行卡流出,中國地區發卡機構、收單機構、清算機構、服務商知道資金流向的全流程,而后資金經過中間的SWIFT報文、換匯等操作,進行資金和信息流匹配,將人民幣換成美元,再進入美國的收單機構、清算機構、商戶賬戶。
按照如此流程,中國和美國的金融體系都可以合法合規。然而本次,美國的禁令,與尼泊爾的禁令不同,它已經拋開了客觀上的支付流程是否合規,而上升到支付應用的國家歸屬“原罪”,只因為微信來自中國。
美國微信禁令帶來了大范圍的恐慌,是否會有其他國家跟進,中國移動支付出海該怎么辦?
這是否只是開始
與微信一同被美國封禁的還包括抖音,而在此之前抖音的封禁問題已經蔓延到其他國家。
6日29日,印度宣布禁用59款中國App,TikTok、微信都被禁用。
7月6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考慮禁用TikTok”,不到一個星期,白宮顧問就透露出特朗普有意對TikTok和微信采取行動。
7月15日,韓國通訊委員會發布聲明,稱TikTok未經家長同意泄露14歲以下孩童的信息,被罰款約108.6萬人民幣。
7日17日,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稱,TikTok正在被監視,如有必要將對TikTok采取行動。
7月28日,日本執政的自民黨“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也在討論封禁微信。
抖音在全球的不友好形勢蔓延到微信,那么微信支付在全球的發展可謂迎來生死時刻。
對于微信支付而言,其最大的優勢,也可能是其最大的軟肋,便是社交屬性。
2019年年初,權威數據顯示,微信支付的交易筆數是支付寶的兩倍余。社交高頻,使得微信支付在中國線下支付市場異常強勢。
然而,微信支付畢竟是微信的歸屬產品,微信自身是一個社交軟件,而不是一個專屬的支付應用,微信在中國已經真正的融入了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然而在海外,涉成了一個軟肋,許多國家不希望其國民使用中國的社交軟件。對于微信支付而言,如果不能讓用戶使用微信,就更無法開通支付功能了。而歐洲地區,歐盟也推出了GDPR數據保護條例,對歐洲的用戶數據擁有長臂管轄權力,這更加大了中國移動支付應用在歐美地區的展業難度。
那么此時,微信是否正在考慮將微信支付分拆呢?就像當初支付寶從淘寶獨立一般。
或許螞蟻集團明白,美國市場是一個燙手的山芋。2019年2月,已經被螞蟻集團收購100%股權的WorldFirst宣布,關閉美國業務。
另一方面,支付寶在近期的全球封禁風波中,似乎并沒有受到正面沖擊。在印度封禁中國各類App時,擁有螞蟻集團背景的“印度版支付寶”Paytm并不在名單中。
據了解,螞蟻集團在全球擁有10個錢包,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東亞地區,“1+9”戰略在2018年便提出。
對他國錢包提供技術支持的同時,螞蟻集團的投資并不追求控股,Paytm最初投資比例為40%左右,投資泰國的Ascend僅入股20%。螞蟻集團與印尼傳媒集團Emtek聯合成立的DANA,Emtek2020年一季度財報上,其占有DANA股份的99.99%,可見螞蟻集團在DANA中的持股比例較少。
即使地緣政治影響巨大,擁有螞蟻集團背景的Paytm仍然避免了封殺,或許未來中國移動支付出海中,做好足夠的本地化,就能夠避免更多的政治浩劫。
全球支付市場的賬基大戰
美國“不厚道”,成為了當下中國民眾對中美局勢的主流判斷,未來,中國出海企業會面臨更多的政治問題。
從支付的角度來看,全球支付產業正在面臨新的變革,那就是由中國發起的,從卡基支付向賬基支付遷移的產業變革。
西方國家由于卡基支付較為發達,支付終端普及高,支付已經相對便捷,對以二維碼為主要的賬基支付興趣不大。而中長尾國家,原來的金融基礎設施就不夠完善,全民金融賬戶普及程度低,借助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擁有了對西方發達國家彎道超車的機會。
今年5月,PayPal宣布在在全球28個市場(包括美國、英國、法國、香港和加拿大)啟動二維碼支付。近期,PayPal的估值也一度曾超過了2200億美元,超過了螞蟻集團上市的2000億美元保守估值。未來,同是賬基支付的兩大支付巨頭免不了在全球市場激烈對抗。這不僅僅是商業,更可能是全球政治。
有意思的是,在全球封禁中國應用的風波中。PayPal自7月31日起停止俄羅斯境內的轉賬服務。理由是“由于法律收緊,PayPal不得不部分收縮自己的業務?!?/p>
當下,中國銀聯、Visa、萬事達等全球卡組織在市場爭奪上,也就是卡基支付大戰上,已經趨于平緩,而新型的賬基大戰已然開啟,全球支付變革正在激烈進行。
以上就是關于新封殺26款pos機,新的全球移動支付博弈正在進行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新封殺26款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