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云浮手持公交pos機采購批發, 金融機構如何支持廣東鄉村振興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云浮手持公交pos機采購批發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云浮手持公交pos機采購批發
為促進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省委、省政府關于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部署和推進落實情況,7月20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聯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召開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第二場)。
以下為新聞發布會圖文直播回顧
主持人梁友強: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2021年12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關于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緊接著,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省農信聯社等8家金融機構分別制定了《鄉村振興行動方案》,為我省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政策制度基礎。為促進社會各界更好地了解省委、省政府關于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的政策部署和推進落實情況,今天,我們聯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在這里舉行第二場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省農信聯社負責同志參加,發布各單位支持鄉村振興的行動方案推進落實情況。
首先,我介紹一下參加今天發布會的發布人,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卓凱先生、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鄧競先生、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李鋼先生、省農信聯社副主任吳為民先生。
《實施意見》和8個配套行動方案印發實施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農業農村廳、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和各金融機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實穩定地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截至2022年6月末,廣東涉農貸款余額1.99萬億元,同比增長12.7%。成立了廣東省金融支農促進會,并推動金融機構“四個走進”等系列活動,打造“政銀保擔基企”全方位金融支農大格局。
下面有請各單位介紹行動方案實施情況?,F在請卓凱先生發布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鄉村振興行動方案》的實施情況。
卓凱:我行研究制訂了《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十四五”時期金融支持廣東鄉村振興行動方案》。該《行動方案》突出四部分內容:一是明確融資支持重點,聚焦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進農業現代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三大領域13個重點方向,二是明確主要目標,“十四五”時期我行將投放鄉村振興貸款1000億元,三是用好配套政策及模式,四是豐富綜合金融服務工具。
自《行動方案》印發以來,我行多措并舉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一是統籌謀劃,探索市場化融資支持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重大項目。支持增城區供水設施提升、城建設施完善、環保設施補缺,有機整合分散在284條村的108個垃圾污水處理項目,破解工程體量小而散、單個子項目融資難等問題。支持花都區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項目,從頂層設計入手,打通城鄉生產要素跨界流動的“最后一公里”,實現花都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二是因地制宜,差異化構造策劃支持一批縣城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補短板項目。支持珠海市斗門區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產業培育設施提質增效。支持肇慶市高要區金利鎮環境衛生設施提級擴能、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治理。支持中山東鳳鎮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利用永益村工業園用地,建設智能家居和家電產業園。支持河源江東新區臨江鎮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項目和鄉村旅游進行有機結合,并引入研學旅游元素,以“城鄉基礎設施+新產業新業態”的方式,結合全域旅游、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
三是創新理念,助力地方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與省市有關部門通力協作,結合地方鄉村振興規劃及各區縣功能定位,鎖定目標合作區域,推進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支持茂名濱海新區EOD鄉村振興項目,推動下游產業運營收益反哺上游生態治理成本。對接佛山水環境整治項目融資需求逾百億元,首期項目惠及南海區獅山鎮62個社區、28個行政村,覆蓋人口超過80萬人。
四是支持國家儲備林建設,促進鄉村綠色發展。在規劃編制、方案策劃、模式設計、人員交流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廣東省國家儲備林建設,支持省內首個國家儲備林項目在梅州落地、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內首個國家儲備林項目在肇慶落地,建設國家儲備林32萬畝。
主持人梁友強:現在請鄧競先生發布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鄉村振興行動方案》的實施情況。
鄧競:去年,建行廣東省分行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關于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相關工作要求,專門制定了《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支持鄉村振興戰略金融服務行動方案》,積極踐行“新金融”服務理念,提升鄉村金融服務效能,提升金融資源投入。在黨建合作方面,我行以黨建為“媒”,開展了“黨建聚農、千村共建”活動,組織全行基層黨支部按照“一支部一村”的原則與省內1323個行政村開展了結對共建。
在涉農信貸方面,持續加大涉農信貸投放,今年6月末涉農貸款總量達到1500億元,當年新增425億元,半年增速39.5%。其中農戶信貸總量達到571億元,當年新增276億元。全省57個縣域地區貸款余額達1623億元,當年新增144億元,增速10%。為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及農業龍頭企業提供授信支持超過300億元;有效豐富鄉村金融產品供給,圍繞線下“鄉村振興產品包”及線上“裕農快貸產品包”重點推進金融產品創新落地,目前產品包產品數量已經超過20余個。
在服務渠道鋪設方面,目前全省設有“裕農通”服務點2萬個,村委服務點1萬個,布放“裕農通”智慧終端5000臺。一方面豐富了服務點的存、貸、匯、繳、投等基礎金融服務功能;另一方面積極對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創新“裕農通+智慧社?!蹦J?,實現社保查詢、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便民服務功能。
在鄉村平臺搭建方面,一是積極參與省級平臺搭建,上半年成功上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財政資金監管平臺,跟進粵農服農業生產托管平臺,積極參與省農業農村廳公共數據資源政銀互動示范應用項目。二是截至2022年6月末,建行三資平臺全省上線70個,實現20個地市簽約全覆蓋,有效提升了基層政府的管理效率。三是全省范圍內打造建行“裕農優品”電商服務平臺,地市層級上線如汕頭陽光村務、中山智慧魚塘等特色鄉村平臺,探索“新金融”實踐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
我行采取了多項工作舉措,一是在經營思路上“求變”,深入踐行新金融“科技、普惠、共享”的三大服務理念,踐行“普惠性”將全行鄉村振興工作重心從“雙大”客戶向“雙小”客戶轉變,今年以來將“裕農快貸”等農戶信貸專屬產品利率價格進一步下調,上半年涉農貸款增量當中的65%為普惠個人類貸款;踐行“科技性”做好線上場景的搭建,通過新農直報系統補貼數據直連率先推出“冷鏈補貼貸”產品,同時借助農業保險數據直連創新推出“險貸直通車”服務;踐行“共享性”不斷探索整合各種資源,聯合省農業農村廳共建“廣東農業農村創業學院”,攜手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聯合調研,共建“鄉村智庫”,開拓“新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二是在服務手段上“求新”,持續加大涉農信貸領域服務產品創新力度,今年以來我行先后創新推出“產業鏈快貸”“農擔E貸”等特色信貸產品,為各類大中型農業龍頭企業、小微涉農主體及農戶提供便捷的融資服務。此外,還與省農擔公司合作累計服務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超過300余家。
三是在重點領域上“求突破”,如在河源實現全省首筆撂荒地貸款業務投放;全面對接廣東省新成立的11個預制菜產業園,制定《預制菜產業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與省農業農村廳、廣東股權交易中心共同簽訂《廣東省農業高質量發展板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合作協議》,助力農業投融資精準對接;與省林業局共同籌建“廣東省油茶產業聯盟”并簽訂合作協議,推出“油茶產業金融服務產品包”,為全省油茶產業發展提供批量信貸支持;與省農業農村廳簽訂《全面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框架合作協議》,大力支持農村產業發展壯大。
主持人梁友強:現在請李鋼先生發布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鄉村振興行動方案》的實施情況。
李鋼:我行充分發揮中國郵政與郵儲銀行聯動協同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獨特資源稟賦和遍布城鄉的網點優勢,研究制定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關于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工作方案》?!豆ぷ鞣桨浮分饕ㄋ膫€部分共19項政策措施。第一部分是突出主要目標,到2025年,每個縣域支行建成不少于2個鄉村振興特色金融機構網點,建成不少于30個移動支付受理環境示范縣。第二部分是抓好重點措施,從做好縣域金融服務、持續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等13個方面提出具體支持措施。第三部分是落實配套政策。第四部分是做好組織保障。
15年來,我行立足遍布城鄉的服務網絡,打造專業化為農服務體系,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下沉金融服務中心,全力做好“五個角色”,全面支持鄉村振興。一是做好農村基礎金融服務的重要供給者。我行依托深入村鎮的網點布局,持續提高網點覆蓋率,在省內(不含深圳)共設有營業網點1926個,其中農村地區網點1079個,占比超56%,有效解決縣域、村鎮的金融服務空白問題。在持續深耕物理網點的基礎上,打造專屬“三農”信貸服務隊伍,全省“三農”金融服務人數占行內員工總數的13%。大力推動農村區域銀行卡受理渠道建設,農村區域銀行卡受理渠道數量(含ATM、POS機及其他受理終端)達7369個。
二是做好農村信用體系的主力建設者。我行積極在縣域地區應用移動設備,為廣大農戶提供開戶、信貸等金融服務。目前,全省累計建成信用村1.9萬個,建立信用戶檔案近29萬戶,線上信用戶貸款授信超8億元。
三是做好農村經營主體融資的重要供給者。聚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創新創業群體等主體,持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積極扶持重點涉農行業,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和鄉村建設行動。截至2022年6月末,涉農貸款余額927億元,占各項貸款的比例約20%;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286億元,居國有大行前列。小額貸款業務自開辦以來,累計放款超3600億元,筆均金額23萬元。
四是做好農村金融服務創新的積極助力者。聯合省農業農村廳共同打造專屬惠農結算工具“鄉村振興聯名卡”,為廣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圍繞廣東特色產業,創新開發“陳皮貸”“荔枝貸”“羅非魚產業貸”“南藥產業貸”“生產托管貸”等信貸產品。創新成立了全國首家鄉村振興特色支行——郵儲銀行廣東肇慶德慶縣官圩鄉村振興特色支行;成立了全國首家碳中和支行——郵儲銀行廣東茂名高州市長坡碳中和支行。
五是做好“三農”金融服務的穩健守護者。應用人臉識別、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初步形成了以移動展業為載體,以“專職貸后+智能外呼”為手段,搭載智能風控模型預警,貫穿業務全流程的風險防控體系。目前,我行資產質量穩定向好。
“十四五” 時期,我行將繼續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實監管部門具體要求,持續優化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服務模式,打造服務鄉村振興數字金融銀行,積極支持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重點群體和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鄉村建設行動、農村改革等重點領域,力爭“十四五”時期每年涉農貸款投放不低于300億元,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
主持人梁友強:現在請吳為民先生發布省農信聯社《鄉村振興行動方案》的實施情況。
吳為民:今年初,省農信聯社發布了《廣東農信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行動方案》,充分發揮服務鄉村振興主力銀行作用,以“十四五”期間累計投入不低于1萬億元信貸資金為總抓手,從金融資源投入、金融產品體系、金融基礎服務、金融制度機制等4方面安排了26項具體措施,聚焦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農產品穩產保供、特色農業現代化等8個重點領域。今年以來,廣東農信認真落實《行動方案》,持續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深度和廣度,推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6月末,涉農貸款余額5926億元,占全省比例超過30%,同比增長10.46%;其中普惠型涉農貸款1578億元,同比增長37.19%。
廣東農信聚焦“三農”重點領域,持續加大信貸投放。一是支持農產品穩產保供。聚焦春耕備耕、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等重點領域,創新多個信貸產品,發放貸款超300億元。二是支持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加快推進三年內投放500億元支持廣東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上半年發放45億元,同比增長49%;支持預制菜產業發展,上半年發放貸款25億元,同比增長100%;支持生豬養殖業發展,創新活體抵押“生豬貸”產品,為8481戶養殖戶發放74億元貸款,等等。三是支持農業產業園建設。打造“聚農通”跨縣集群系列服務品牌,支持全省產業園貸款余額770億元,入園主體5700家。四是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壯大。支持新型主體5006戶、余額299億元。五是支持就業創業。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2.22億元,全省占比60%。為“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就業工程發放貸款192億元,支持1.33萬專業人才創業致富。
實施“戶戶通”工程,推進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深入推進“廣東農村金融(普惠)戶戶通”工程,實施以“一支部、一特派、一體機、一平臺、一授信”為核心的農村金融基礎工程,構建“村村通政務+戶戶通金融”鄉村服務格局。目前各農商行總行黨委與1100個鎮街黨(工)委、全省80%的行政村黨支部開展共建,“三資”平臺對接覆蓋率95%,出資投放“粵自助”政府服務機1.98萬臺、提供了211項政務服務和17個金融服務項目,派駐1.42萬名鄉村金融特派員進入全省各行政村提供服務,對全省近40%的行政村開展“整村授信”776億元,有效擴大農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
落實穩經濟增長“24條措施”,服務經濟社會持續向好發展。結合《行動方案》,省農信聯社印發了《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全力支持鄉村振興穩經濟增長的實施意見》,即“穩經濟增長24條措施”,認真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全力以赴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做到穩“三農”基本盤,力爭今年累計投放鄉村振興領域信貸超2500億元;穩市場主體,今年以來,支持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5874戶,涉及貸款金額339億元;穩項目開工;穩消費需求;穩創新發展;穩災后復產,針對最近汛期和臺風“暹芭”災害,立刻啟動抗災復產專項行動,走訪了近2萬戶受災企業和農戶,發放貸款近8億元。
主持人梁友強: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答記者問
南方日報記者: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如何發揮遍布鄉鎮的網點優勢,做好縣域金融服務?另外,在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探索?
李鋼:我行成立以來,一直堅守服務“三農”定位。一是強化基礎服務能力。依托遍布城鄉的網點布局,將金融服務輻射到所有村鎮。全省(不含深圳)共設有營業網點1926個,其中農村地區網點共計1079個,占比超56%,服務個人客戶數超7000萬,有效解決縣域、村鎮的金融服務空白問題。二是強化信貸服務支撐。打造專屬“三農”信貸服務隊伍,全省“三農”金融服務人數占我行員工總數的13%,持續優化升級信貸客戶經理網點下沉管理機制,將信貸服務延伸至“最后一公里”。三是助力滿足農村居民消費升級。積極推進縣域地區移動支付場景示范縣建設,每個示范縣內均有一個以上網點商圈及5個以上生活場景,覆蓋有效商戶超過2500戶。大力推動農村區域銀行卡受理渠道建設,農村區域銀行卡受理渠道數量(含ATM、POS機及其他受理終端)達7369個。
在服務鄉村振興方面,我們把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作為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數據賦能,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研發推廣各類線上產品,為農業企業提供高效服務。我行推出的“極速貸”產品,客戶通過手機銀行或者微信銀行純自主線上操作,最快10分鐘可以生成貸款額度,該產品被評為“2020-2021年度最受歡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產品(金獎)”。二是創新賦能,結合廣東特色產業生產規律,不斷拓寬抵質押物范圍,積極探索各類信用類信貸產品,創新開發“陳皮貸”“荔枝貸”“南藥產業貸”“保農振興貸”等。三是完善“三農”金融數字化運營體系,加大線上貸款投放,進一步延伸郵儲銀行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全力解決農業融資難題,為鄉村振興貢獻金融力量。
南方農村報記者:請問廣東省農信聯社,當前農村普惠金融戶戶通工程的進展如何?作為廣東農村金融的“毛細血管”,省農信聯社接下來將如何打通農村普惠金融“最后一百米”?
吳為民:廣東農信推進“廣東農村金融(普惠)戶戶通”工程,就是要發揮廣東農村金融的“毛細血管”作用,充分利用我們遍布全省近6000個網點、6000多個服務點,將金融服務送達每一個行政村、每一個農戶、每一位農業經營主體,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百米”?!皯魬敉ā本唧w包括“五個一”(一支部、一特派、一體機、一平臺、一授信)工程,推動各市縣農商行“黨組織黨建共建、金融特派員進村、政府服務自助機投放、三資平臺系統對接、整村授信”5個全覆蓋。
截至目前,各農商行總行黨委與1100個鎮街黨(工)委、全省80%的行政村黨支部開展共建,“三資”平臺對接覆蓋率95%,出資近2億元投放“粵自助”政府服務機1.98萬臺,提供了211項政務服務和17個金融服務項目,派駐1.42萬名鄉村金融特派員進入全省各行政村提供服務,對全省近40%的行政村開展“整村授信”776億元,初步搭建“全省一盤棋、城鄉一張網”金融服務網絡,打造了“村村通政務+戶戶通金融”鄉村服務格局。接下來,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1+1+9”工作部署,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和金融支農促進會會長“兩個作用”,以持續落實《行動方案》為抓手,堅守支農支小定位,聚焦服務鄉村振興,在服務“廣度、深度和精度”下真功夫、硬功夫和苦功夫,讓“最后一百米”走得更順暢、更扎實。
鳳凰網記者: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作為在粵的開發性金融機構,請問當前有哪些政策工具專項服務鄉村振興?
卓凱:國家開發銀行作為最大的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基礎設施銀行,高度重視“三農”和鄉村振興工作,在服務支持廣東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等重點領域,努力發揮好開發性金融政策性、戰略性與創造性的獨特作用。當前總行針對鄉村振興領域共出臺了超過15項專項貸款政策工具,對鄉村振興項目在資源保障、貸款定價、評審條件、貸款期限等方面予以差異化傾斜支持。
我行聚焦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產業振興鄉村發展、鄉村建設行動等重點領域,不斷充實鄉村振興領域政策“工具箱”。一是主力承辦助學貸款,堅持“應貸盡貸”,推動“流程再優化、服務再下沉”,讓助學貸款政策惠及更多困難家庭。自2007年以來,我行累計發放助學貸款82.4億元,支持學生119萬人次,覆蓋全省127個縣區和135所高校。二是設立春耕備耕專項貸款,支持農業企業日常經營,保障糧食安全及重要農副產品供給、農業生產順利開展。三是開展“百縣千億”專項金融服務,以縣域垃圾污水處理專項貸款支持縣域、輻射農村的標準化先進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體系建設,以及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四是積極運用科技創新和基礎研究專項貸款,支持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提升農業現代化自主創新和保障供應能力。五是發揮涉農轉貸款優勢,對城商行、農商行、農村合作銀行和農信社批發提供1-3年整體授信,以轉貸款精準滴灌支持“三農”小微企業。六是持續做好東西部協作,以產業協作、基礎設施協作專項貸款政策鼓勵東部企業赴西部投資;扎實推進勞務協作,與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建立合作機制,助力就業困難人員跨區域穩定就業。
廣州日報記者:“三農”領域“融資難”問題向來突出,究其癥結是農業風險大、抵質押物缺乏,信貸風險難以把控。那么,廣東農信有何解決辦法?取得哪些成效?
吳為民:針對“三農”“融資難”痛點、堵點問題,我們要充分發揮農信的自身特點和優勢,一是點多面廣,熟悉農村現狀、農業特變和農民需求;二是機制靈活、決策“短頻快”,因地制宜、量身定制推進金融服務產品創新,實現融資產品本土化、鏈條化、改良化、批量化、數字化,有效支持產業振興發展。近年來,廣東農信開發支農支小特色金融產品800多個,累計投放規模1000多億元;其中“生豬貸”“陳皮貸”獲得“廣東最受歡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產品(金獎)”?!笆奈濉睍r期,廣東農信將計劃投放超過1萬億元的信貸資金,全力支持鄉村振興。
我們主要采取以下舉措解決三農“融資難”痛點問題:一、推動擔保資產本土化,有效拓寬農村市場抵質押資產范圍;二、推動信貸產品鏈條化,支持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擴面增量;三、推動傳統產業改良化,支持農業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四、推動融資產品批量化,支持農村企業發展壯大;五、推動信用信息數字化,有效提高農戶融資便利度。
新華網記者:針對農業發展、農村產業建設,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創新推出了哪些產品?如何為農業龍頭企業和現代農業產業園提供金融支持?
鄧競:在金融服務產品創新方面,近年來,建設銀行結合農業農村特點,重點打造了兩大鄉村振興信貸“產品包”:“裕農快貸”(線上)產品包和“鄉村振興貸”(線下)產品包。此外,廣東省分行近年來圍繞耕地糧食安全、特色農業發展等政策熱點領域先后創新推出“復墾貸”“惠農貸”“產業鏈快貸”“農擔E貸”等多項特色信貸產品,其中:在河源實現全省首筆“撂荒地復耕復種”項目貸款投放,在云浮落地全省首筆“信貸直通車”業務;為養殖領域龍頭企業溫氏、天農等鏈條合作養殖戶創新發放全線上供應鏈貸款。
在農業產業園及龍頭企業服務方面,目前我行已為全省超過200家現代農業產業園、350家農業龍頭企業累計授信達320億元。一方面是圍繞全省范圍內的海洋漁業、嶺南水果等主導型產業類別提出整體服務策略,組建專業化服務團隊逐戶對接金融需求;二是聚焦全省范圍內如預制菜等市場潛力巨大的產業類別,聯合專業機構開展行業政策研究;三是組織各地市分行至少選取當地一個優勢產業領域,制定“一業一策”服務方案;四是進一步強化資源配置保障力度,先后制定出臺了包括信貸規模優先保障、準入條件適度放寬、利率價格優惠下浮在內等系列差異化扶持政策,進一步將信貸資源優先投向全省農業產業園及龍頭企業。
主持人梁友強:由于時間關系,提問環節就到這里,如果大家還有感興趣的問題,可以在會后向相關發布人了解。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感謝4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
來源:南方+
編輯:劉楨
以上就是關于云浮手持公交pos機采購批發, 金融機構如何支持廣東鄉村振興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云浮手持公交pos機采購批發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