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杭州小pos機,城市記憶 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杭州小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杭州小pos機
杭州小pos機
作者:陶雪軍
陶雪軍
講述人:陶雪軍(杭州公交集團副總經理,城市公共自行車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曾任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執行董事)
我在2008年的時候,參與了杭州公共自行車這個項目,當時是擔任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分管營運的副總。杭州的公共自行車項目,杭州市委、市政府把它定位成城市公共交通的組成部分。它不是純粹的一個租賃項目,而是一個城市公共交通的組成部分,所以我們當時稱為“五位一體”,即地鐵、公交、出租車、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車。
公共自行車在“五位一體”當中承擔的是一個紐帶的作用,可以幫助實現交通的換乘,比如說從家門口租輛自行車,可以騎到公交車站換乘巴士。我們杭州公共自行車項目在公共交通領域體系上來講,在國際上應該是第一。
嶄新的公共自行車整裝待發
2008年5月1日,我們舉行了公共自行車項目啟動儀式。我記得當時固定的租還點位大概只有31個。還有30個站點是在吳山廣場周邊,我們稱它們為移動點,也是一種租還的方式。當時有兩套租還的方式,投入了大概2800輛車。系統開發的周期很短,從任務下來到最后落地,我們總共花了40多天的時間,而且租還系統剛剛調試完成就投入使用,所以運行情況怎么樣,我們心里不是很有底。同時,我們對到底有多少人會來租用公共自行車也沒底。
到了2008年5月1日開張那一天,很早就有游客在辦卡租車了。他們覺得騎自行車游西湖吸引力非常大,同時它又是一個免費項目,游客都很歡迎。這時候我們最擔心的還是系統的穩定性。我們的點位上,還是碰到了一些問題、故障,要一一來排除。因為大家都不熟悉租用流程,系統又比較麻煩,顧客的卡要先放在pos機上面租車,再到某個墩位去拿車,還車的時候,要先到墩位還好,再到pos機上刷卡,整個過程比較煩瑣、步驟比較多。很多顧客在使用的時候,特別是第一次使用時,不太會還車。當時只有龍翔橋一個點,所以沒有還好的話,只能到龍翔橋的27號窗口來處理。
工作人員在排除故障
當時,來處理的隊伍排得很長,我們那時壓力比較大,要幫顧客去解決各種問題。印象最深的就是要處理一些顧客車子沒有管好或者卡丟了等等這些問題。5月1日發生的故障,當天晚上連夜排查解決問題,比如到底是什么原因?服務上怎么提升?如何加強管理力量?以避免5月2日再發生同樣的問題。
其實,在前期準備過程中也有一些故事,比如自行車款式的選擇。當時,我們最糾結的一件事情就是自行車用什么尺寸。到底是24寸還是26寸?我們還做過民意調查,大家覺得好像24寸更適合杭州這種秀美的城市,后來我們選擇了24寸。車型基本確定以后,我們就開始找廠家,尋找廠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浙江其實就是全國主要的自行車生產地,浙江省是全國排名前三的自行車出口大省。我們當時找了力霸王、寶駒、皇冠皇等企業,后來我們又去請教浙江省自行車協會的一些領導,咨詢了一些問題。相對來說,浙江省的自行車偏中高端,以出口為主,價格可能會偏貴。價格便宜一點、性價比更高一點的自行車可能在天津。很多國內的自行車配件都是往天津走。后來選樣、打樣車,在媒體上公布樣車,讓大家選擇最適合我們杭州的顏色和款式,基本樣子定調以后把這輛樣車拿出來,邀請幾家單位來投標。最后我們確定了天津飛鴿為中標單位。前5萬輛公共自行車,就是天津飛鴿。
公共自行車最大的特點,我覺得還是它的定位,或者說營運模式。它的定位具有公益性,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一項緩解城市交通兩難的工程,我們當時稱它為“撒手锏”。它整體的運營模式就是政府主導,企業來運作,能夠通過這家企業的自身運作,提供福利給我們的市民。和現在城市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系統相比,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收費可能是一塊錢一小時,公共自行車是免費,按照我們公司這一年1億的使用人次來計算,也就是為我們市民和游客節約了1億元的出行成本。
市民借用公共自行車
從知名度、美譽度上來講,杭州公共自行車這10年的發展過程影響很大。從國內來講,我們成立了公共自行車工作委員會,這樣的組織對國內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我們不斷推進項目的發展,到現在全國有許多城市引入了這個項目。從國際上來講,我倒覺得影響更大。我們獲得了很多國際大獎,很多國際媒體,包括英國的BBC、日本的NHK,都對中國杭州的公共自行車項目提出好評。我們獲得了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和金磚獎。G20杭州峰會期間,也有總統騎杭州公共自行車。我覺得,在杭州知名度的提升上,小紅車(注:杭州公共自行車因主色調為紅色,它被市民親切地稱為“小紅車”)還是作出了一定貢獻的。
以上就是關于杭州小pos機,城市記憶 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杭州小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