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星支付pos機是不是最可靠

 新聞資訊3  |   2023-09-09 10:33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選星支付pos機是不是最可靠,第三方支付行業研究報告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選星支付pos機是不是最可靠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選星支付pos機是不是最可靠

選星支付pos機是不是最可靠

(報告出品方/作者:光大證券,吳春旸、顏燕妮)

1、 第三方支付機構是服務于 B 端的核心角 色

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參與者主要包括監管部門、商業銀行、清算機構、第三方 支付機構和支付外包服務商。 1、監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對整個支付行業產業鏈進行業務監管。 2、服務商:包括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和清算機構。消費者向商戶發送消 費請求,商戶將信息發送給第三方支付機構、商業銀行以及清算機構,最后再返 回相關消費信息。商業銀行為消費者提供賬戶設立、資金存管等服務,來提供資 金收付通道并提供其他增值服務(比如實名認證等)。第三方支付機構及清算公 司作為支付產業鏈中的中介機構,將商戶與用戶、商戶與商業銀行相聯系,為支 付交易提供便利。 第三方支付機構:按照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服務對象,可以將第三方支付機構分為 面向企業用戶提供服務(B 端商戶收單業務)及面向個人用戶提供服務(C 端支 付錢包業務)兩類。前者稱為收單側支付機構,后者稱為賬戶側支付機構,部分 情況下同一支付機構可以同時承擔賬戶側支付機構與收單側支付機構的角色。 3、收單外包服務商:主要側重小 B 類型客戶收款與經營數字化等全鏈條服務。

2、 費率:有望迎來新一輪提價周期,并且 空間仍然巨大

2.1、 “96 費改”落地七年,行業分潤比例趨于穩定

“96 費改”后收單機構的服務費由政府指導價改為市場調節價。2016 年 3 月, 為 了進一步降低商戶經營成本,擴大消費,引導銀行卡經營機構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和服務質量,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 費定價機制的通知》,對銀行卡收單業務的收費模式和定價水平進行了重要調整, 于 2016 年 9 月 6 日正式實施,因此被業內稱為“96 費改”。央行對支付行業 服務費費率做出一系列調整,包括降低發卡行服務費費率水平至 0.35%-0.45%、 降低網絡服務費費率水平至 0.065%,調整發卡行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封頂控制 措施、收單環節服務費實行市場調節價,并且對部分商戶實行發卡行服務費、網 絡服務費費率優惠措施。發卡行、收單機構、清算機構之間的刷卡手續費的分配 結構發生改變。 費改前區分商戶類別制定商戶手續費,對商戶不同程度的費用支出由發卡行、收 單機構和銀行清算組織基本按照 7:2:1 的固定比例進行分配;費改后取消按 商戶類別收費分類設定,刷卡手續費借貸分離、統一費率、實行自主定價,服務 費率也簡化為標準類(0.6%)、優惠類(0.38%-0.48%)、減免類(0 費率)。

平穩度過費改政策過渡期后,支付費率進一步簡化?!?6 費改”在正式實施后 設置了 2 年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按照費率水平保持總體穩定的原則,對超市、 大型倉儲式賣場、水電煤氣繳費、加油、交通運輸售票商戶刷卡交易實行發卡行 服務費、網絡服務費優惠。2018 年過渡期到期前,銀聯宣布對以上行業商戶的 銀聯卡刷卡手續費優惠措施延長 2 年。2020 年 7 月,中國銀聯發布了《關于優 化銀聯代收業務及訂購業務價格標準的函》(銀聯函[2020]43 號),除非營利 性慈善機構和信用卡還款外,商戶類別為加油、交通運輸售票、公共事業繳費、 非營利性教育機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不再基于商戶類別(MCC)給予優 惠及減免費率。至此,市場僅保留標準費率和零費率兩種手續費,線下收單支付 費率進一步簡化。

2.2、 我國線下收單費率低,提升空間可觀

目前國內主要第三方支付機構 take rate 約 0.10%-0.12%,其中移卡 2022 的 take rate 較 2021 年明顯上升。2022 年,移卡、新國都、拉卡拉、新大陸 take rate 分別為 0.123%、0.113%、0.101%、0.093%,其中移卡 take rate 較 2021 年增加 0.016 個百分點。

與美國相比,我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收單費率有較大提升空間。四方清算模式下, 產業鏈所有成員的收入來源均為商戶支付的費率,從分潤比例的大小來看,銀行> 收單機構>清算機構。在美國,每筆銀行卡交易的費率約 2.3%-3.0%,其中收單 方分潤比例約 0.7-0.9%。在中國,每筆銀行卡交易的費率約 0.6%,僅為美國收 單費率的四分之一左右,收單方分潤比例約 0.1-0.2%,僅為美國五分之一左右, 有較大提升空間。

截至 2023 年 1 月 5 日,瑞銀信、匯付天下、付臨門、??迫谕ǖ鹊谌街Ц稒C 構均將旗下全部或者部分產品刷卡費率上調至 1%或以上,隨著線下消費經濟恢 復,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收單費率有望迎來新一輪上漲。

3、 流水:受益于疫后復蘇,線下收單交易 規模有望逐步回暖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我國線下收單交易流水在 2019 年突破 60 萬億元,2020 年 受到疫情影響,線下收單交易流水下降至 61 萬億元,同比下降 5%。

根據我們測算,2022 年中國線下收單交易規模約 51 萬億元。根據中國支付清 算協會的數據,2021 年商業銀行線上+線下收單規模約 48 萬億元,占國內整個 收單規模(線上+線下)的比重為 36%,非銀行支付機構約 85 萬億元,占比為 64%;2022 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線上+線下收單規模約 41 萬億元,假設其占國內 整個收單規模(線上+線下)的比重為 70%(非銀行支付機構收單占比持續提升), 則 2022 年商業銀行收單規模約 18 萬億元;假設商業銀行收單中,線上和線下 占比情況與非銀行支付機構類似,線下收單占比 86%,則 2022 年商業銀行線下 收單交易規模約 15 萬億元,另外,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數據,2022 年非銀行 支付機構線下收單交易規模為 36 萬億元,測算得 2022 年中國線下收單交易規 模約 51 萬億元。

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對第三方支付機構業務有促進作用。數字人民幣的本質是一種 非現金支付,其推廣將進一步增加商戶對相關支付 IT 服務的需求。在數字人民 幣結算中,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作為數字人民幣托管和支付機構。基于當前第三 方支付對各種應用場景的滲透,以及建立的二維碼等收單系統,第三方支付機構 可以在數字人民幣應用推廣中發揮積極作用。另外,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實現資金 流動可追蹤,降低第三方機構違法違規操作產生的風險。據人民銀行統計,截至 2022 年 8 月 31 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累計交易筆數 3.6 億筆、金額 1000.4 億元,支持數字人民幣的商戶門店數量超過 560 萬個。對于第三方支付機構來 說,已經具備較成熟的技術經驗及用戶生態體系,可將這些積累應用到數字人民 幣領域,推動舊用戶留存,新用戶拓展。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通過數字人民幣服 務拓展潛在商戶,如大中型企業等。

在非銀行支付機構線下收單市場中,拉卡拉占比 12.6%,嘉聯支付、國通星驛、 移卡占比分別為 7.2%/6.6%/6.2%。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數據,2022 年非銀 行支付機構線下收單交易規模約 36 萬億元,2022 年拉卡拉、嘉聯支付(新國都)、 國通星驛(新大陸)、移卡線下收單交易流水規模分別為 4.52、2.58、2.35、 2.23 萬億元。

4、 監管:階段性收尾,靴子落地將開啟新 景象

4.1、 第三方支付行業監管政策密集出臺

近年來,我國支付市場發展迅速,支付方式和產品推陳出新,但在業務快速發展 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針對支付行業亂象,近年來相關監管措施密集出臺。

(1)反洗錢監管趨嚴。支付領域是交易鏈路,暗藏諸多風險。2021 年中國支付 清算協會向全行業發布了支付風險提示,“犯罪分子利用信用卡進行大額 POS 消費轉移資金的情況呈快速上升趨勢,規避借記卡頻繁大額交易的風控規則”。 2022 年 1 月央行、公安部等九部門發布《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三年行動計劃 (2022—2024 年)》,要求“強化洗錢類型分析和反洗錢調查協查、增強反洗錢 義務機構洗錢風險防控能力、監管落實工作?!?/p>

(2)發展監管科技?!督鹑诳萍及l展規劃(2022-2025 年)》提出深化監管科 技在貨幣政策、支付結算、反洗錢、征信、消費者保護等領域應用,積極將數字 合規工具無縫嵌入交易行為監測、業務數據報送、風險事件報告等場景,提升金 融監管效能、降低合規成本。

(3)強化綜合監管,強調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早在 2010 年 6 月,央行就制定 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奠定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監管基礎。為進 一步規范支付服務市場,防范支付風險,2021 年 1 月 20 日,中國人民銀行會 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征求意見稿)》。此次條例的起 草意味著支付行業監管的法律層級進一步提升,進一步規范支付機構合規經營, 維護支付服務市場健康發展。《條例》還強化反壟斷監管措施,維護公平的市場 競爭秩序,保護市場參與主體的合法權益。此外,《條例》與《反壟斷法》有效 銜接,賦予央行認定支付服務市場壟斷地位的權限,填補了相關法律法規空白。 另外,《條例》明確,同一法人不得持有兩個及以上非銀行支付機構 10%以上 股權,同一實際控制人不得控制兩個及以上非銀行支付機構,這有助于防范資本 在支付服務市場無序擴張。

4.2、 收單牌照縮緊,資金追繳一次出清

第三方支付牌照數量持續收縮,行業集中度有望提高。近年來支付行業監管趨于 嚴格。2022 年 6 月公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公示信息(2022 年 6 月第四批)中,全部 79 家支付機構所持《支付業務許可證》到期,52 家支 付機構通過續展,央行中止審查 8 家支付機構,10 家機構未提交申請,8 家已 主動退出,1 家不予受理。自 2011 年簽發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算起,央行總計 發出 271 張支付牌照,截至 2023 年 2 月 10 日已縮減至 193 張,合計注銷 78 張。根據 pos 圈支付網數據,截至 2023 年 1 月,具有銀行卡收單資質的牌照且 在有效期內的僅剩 51 家,業務覆蓋全國的有 28 家,業務覆蓋范圍有限制的 23 家。第三方支付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監管處罰逐步落地。2022 年新國都、新大陸、拉卡拉營業外支出分別為 2.19/7.56/13.96 億元,資金追繳問題一次性出清,壓制因素解除。2022 年 12 月 30 日,央行對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開出了 6516 萬元巨額罰單,刷新了去 年支付機構被處罰金最高紀錄。近幾年第三方支付公司罰款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1)收單、支付結算方面違規,包括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未按規定保存 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以及 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2)違反反洗錢條例;3)商戶管理存在一定問題, 比如違反特約商戶實名制管理規定、未落實防范電信詐騙風險相關要求、未落實 商戶結算管理要求和未落實外包管理相關規定。

5、 重點公司分析

5.1、 新國都:營收穩健增長,收單業務 營收占比持續提升

“支付收單+硬件設備業務”雙輪驅動發展

深圳市新國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2010 年在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主 要業務包括支付服務及場景數字化服務、電子支付產品銷售、生物識別產品銷售、 審核服務業務等。

公司通過收購中正智能、公信誠豐、嘉聯支付等企業,進入生物識別、審核服務、 支付收單領域,同時積極拓展海外金融 POS 機市場。

公司全資子公司嘉聯支付成立于 2009 年,是擁有全國性銀行卡收單業務牌照的 第三方支付機構。嘉聯支付主要為不同行業及規模的客戶提供便捷的支付結算服 務,并且通過“支付+經營”的服務體系,以支付為入口全面融入商戶經營場景, 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以 SaaS 模式為客戶提供會員管理、智能營銷、金融科技 等多種增值服務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一站式服務。2018 年新國都以 7.1 億元收購 嘉聯支付 100%股權。

2022 年嘉聯支付營收同比增長 29%,交易流水同比增長 31%至 2.58 萬億元。 2020/2021/2022 年嘉聯支付交易流水分別達 1.22/1.97/2.58 萬億元。2022 年 嘉聯支付營收 30.6 億元,同比增長 29%。2020 年開始嘉聯支付凈利潤呈下降 趨勢,主要是因為疫情期間公司為更好支持和服務線下實體商戶,聯合多家銀行 推出“紅海計劃 2.0”等活動,加強對商戶收單服務投入和手續費補貼,助力商 戶從疫情影響中恢復。2022 年嘉聯支付虧損 3600 萬元,主要是因為其線下收 單業務涉及資金退還,營業外支出共 2.19 億元。

2015 年新國都以 2.52 億元收購浙江中正智能 100%股權,2021 年新國都向中 正聚合轉讓中正智能 15%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新國都持有中正智能 85% 的股權。中正智能在生物識別技術領域積累了多年行業經驗,核心技術囊括指紋 識別技術、指靜脈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虹膜識別技術等生物識別技術。2022 年受主要業務項目進展滯后影響,中正智能實現營業收入約 1.24 億元,同比下 降 12.89%。 2016 年新國都以 5 億元收購長沙公信誠豐 100%股權。公信誠豐為國內領先的 基于互聯網業務形態的身份認證、運營內容和業務審核服務的提供商,專注于提 供基于大數據技術的社會征信數據服務。2022 年公信誠豐實現營業收入約 7724.01 萬元,同比下降 8.14%。

營收基本保持穩步增長,收單業務營收占比持續提升

新國都營收穩步增長,收單業務營收占比穩步提升。公司 2018-2022 年營業收 入分別為 23.19/30.28/26.32/36.12/43.17 億元,除 2020 年受到疫情因素影響 營收下降 13.06%外,公司營收基本保持穩步增長。收入構成方面,收單及增值 服務占比最大且逐年增長,2018-2022 年收單及增值服務營收占比分別為 43.81%/53.16%/59.28%/65.68%/70.87%。

2022 年新國都歸母凈利潤 0.45 億元,同比下降 77.68%。2022 年公司營業外支 出 2.19 億元,主要涉及資金退還,另外公司經過商譽減值測試,對中正智能、 公信誠豐合并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約 0.97 億元。2018-2022 年公司毛利率分別 為 32.0%/28.1%/27.0%/21.8%/25.3%。

5.2、 新大陸:海外業務快速增長,收單 業務有望回暖

“物聯網設備+支付運營+數字人民幣+數字身份”等多點開花

新大陸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物聯網設備、系統平臺以及大數據應用 全產業鏈能力的數字化服務商。公司以物聯網設備為核心數據載體,以大數據、 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為核心技術支撐,基于海量、高頻的數據應用場景沉 淀的數據處理能力,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數字化產業生態,為數字人民幣、 可信數字身份等數字中國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建設與推廣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

公司主營業務分為物聯網設備集群和行業數字化集群兩個板塊:

1、物聯網設備集群:1)電子支付設備業務:電子支付終端產品包括智能 POS、 智能收銀 CPOS、人臉識別 FPOS、標準 POS、MPOS、新型掃碼 POS 等,應 用場景豐富,能夠滿足各類行業及線下門店的需求。公司產品覆蓋國內外 70 多 個國家及地區的銷售,銷量位居全球前列。2)信息識讀設備業務:公司擁有自 主研發的二維碼(條碼)通用解碼芯片和可信數字身份安全解碼芯片以及自主的 主板設計能力,并向機器視覺和人工智能領域積極拓展。產品類別包括數據識讀 引擎、掃碼槍、PDA、嵌入式掃描器、桌面式掃描器、穿戴式掃描器、專業智能 平板以及嵌入式人工智能技術、設備管理軟件系統等,能夠定制化滿足物流快遞、 零售商超、移動支付、公共交通、醫療健康、智能制造以及特種作業等各類應用 場景需求。

2、行業數字化集群: 1)商戶運營及增值服務:主要聚焦于線下中小微商戶, 以聚合支付為基礎,依托公司全場景智能收款設備,搭配各類定制化場景解決方 案,為商戶提供聚合支付、ERP、營銷和金融等數字化服務,并通過大數據分析, 幫助商戶增加收入、提升經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與融資難度。2)電信運營商 數字化服務:主要從事運營商業務支撐域、網絡支撐運營域核心系統的研發、交 付和服務。主要產品線包括大數據處理和分析平臺、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 業務支撐系統(BOSS)、智慧中臺、通信網絡管理系統、移動互聯網產品、PaaS 平臺、人工智能平臺和相關應用產品等,同時提供相關系統的咨詢、運營、集成、 維護和第三方測試等服務。產品和服務涵蓋電信運營商業務支撐服務域和網絡支 撐運營服務域的全面關鍵核心環節。3)政府及其他行業數字化建設與服務:公 司基于領先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深度布局了如農業、智慧交通、 工業、能源、物流、教育等領域的場景數字化建設。

收單業務作為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主要通過全資子公司國通星驛開展。國通星 驛是擁有全國性銀行卡收單業務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公司以銀行卡支付、掃 碼支付、NFC 支付、刷臉支付等綜合支付服務為入口,以云化服務的形式整合 各類 SaaS 產品,旨在打造行業領先的線下商戶一站式服務平臺。公司主要商戶 服務平臺有“星 POS”、“星驛付”及“郵驛付”。國通星驛已于 2022 年 6 月成功獲得非銀行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續展,有效期限至 2027 年 6 月,對 公司下一階段的業務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2 年國通星驛支付服務業務總交易量 2.4 萬億元,同比下降 6.0%,隨著疫情 影響減弱以及牌照成功續展,公司支付服務業務的總交易量有望回暖。

營收趨勢整體向上,海外營收占比不斷上升

新大陸營收穩步增長,2022 年歸母凈利潤受資金退還影響為負。2017-2022 年 公司營收復合增速 9%,總體穩步增長,2022 年營收規模達 73.7 億元,同比下 降 4.3%。2022 年歸母凈利潤-3.8 億元,主要系全資子公司國通星驛公司在收單 業務中存在部分標準類商戶交易使用優惠類商戶交易費率上送清算網絡的情形,需按照相關協議將涉及資金退還至待處理賬戶所致(共 7.56 億元),另外 2022 年公司持有的民德電子股票價格波動造成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1.38 億元。

按產品結構看,2020 年開始公司電子支付產品及信息識讀產品營收占比不斷上 升,2022 年為 45.3%,相比 2021 年提升 6.8 個百分點。 按地區看,海外營收占比不斷提升,從 2017 年的 7.1%提升至 2022 年的 28.1%。 2022 年公司實現智能 POS、智能收銀機、標準 POS、新型掃碼 POS、泛智能 終端等產品銷量合計超 1,100 萬臺,其中海外銷量超 400 萬臺,海外業務收入 同比增長超 58%。

近幾年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費用率基本保持穩定。2022 年毛利率 25.68%, 較 2021 年基本持平。從費用端看,2020-2022 年銷售費用率基本保持在 3.5%-5%,管理費用率基本保持在 6%-7%,研發費用率基本保持在 8.5%-9%。

5.3、 拉卡拉:收單流水位居行業第二, 費率提升彈性大

以支付為入口,提供支付、科技、供應鏈等服務

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為商戶數字化經營服務商,以支付為入口,通過為商戶 提供支付、科技、供應鏈等賦能服務,幫助商戶降本增效,公司主要業務包括: 1、支付業務:公司的支付業務服務于商戶側,為商戶提供全幣種的收款服務, 支持超過 100 個國家的跨境支付。支持刷卡、掃碼、數字人民幣、NFC、刷臉等 各種支付方式,涵蓋線上線下 B2C 支付、B2B 支付、跨境支付等各類場景。 (1)境內支付業務:公司與中國銀聯以及 Visa、Mastercard、Discover、 AmericanExpress 等國際卡組織合作,為商戶提供包括全卡種銀行卡刷卡、微 信支付寶錢包掃碼以及數字人民幣支付的收單服務,獲取支付手續費收入。 (2)跨境支付業務:拉卡拉在全球超 100 個國家構建海外支付網絡,打通海外 主流電商平臺,為出口企業提供跨境收款、全球代付、外匯管理等一站式跨境資 金服務,獲取跨境支付手續費收入。 (3)支付服務業務:為商戶和銀行提供通訊、清算、會員、專業化服務等服務, 獲取支付服務費收入。2022 年年底拉卡拉支付交易總金額 4.52 萬億元,同比下降 12%。

2、科技服務:拉卡拉通過自主打造的“支付、金融、拓客”等 SaaS 科技平臺 和云超門店數字化經營平臺,為商戶和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IT 科技服務以 及供應鏈運營服務。 (1)金融科技服務:公司構建的開放性金融科技 SaaS 平臺,鏈接行業客戶及 金融機構,擁有包括風險管理、融資管理、支付等多個工具模塊,借助區塊鏈、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將企業全維度經營數據數字化,形成數據閉環,經過見證存 證,幫助企業獲取銀行融資,同時為銀行提供獲客、貸中及貸后智能管理服務。 (2)IT 科技服務:公司支付科技 SaaS 平臺,將支付、結算、賬戶、風控、反 欺詐等技術能力 SaaS 化,幫助垂直行業客戶和中小銀行快速獲得綜合支付解決 方案,并為行業客戶提供用戶營銷、訂單配送、進銷存管理、報表統計等數字化 經營管理功能模塊。 公司云超門店數字化經營 SaaS 平臺,包括“云掌柜”采購系統和“云當家” 門店經營系統,數字化打通零售行業上下游,實現了門店“商流、物流、信息流、 資金流”四流合一,形成從采購到銷售的數據閉環,并通過大數據 BI、AI 運營, 幫助全鏈路門店進行數字化改造和賦能。

2022 年公司營收、利潤有所下滑,銷售、管理、研發費用率呈下降趨勢

2022 年公司營收有所下滑,支付業務營收占比 85%。2022 年公司營收 53.94 億元,同比下降 18.5%,其中支付業務占比 84.9%,商戶科技服務占比 6.3%。

2018-2021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穩步增長,2022 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歸母凈利 潤為負;受支付業務毛利率下滑影響,公司毛利率呈下降趨勢。 2018-2021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5.99/8.06/9.31/10.83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 為 28%/35%/15%/16%。2022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14.37 億元,主要系 2022 年 公司面臨自 2020 年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的經營壓力,支付業務和科技服務的收入 均有所下降,相比 2021 年,公司活躍商戶減少,支付交易規模下降,支付業務 收入減少;在支付業務收入下降的情況下,公司繼續保持對渠道的扶持讓利政策, 專業化服務費維持在較高水平,導致支付業務毛利率下降。受銀行向商戶新增貸 款規模減少影響,金融科技業務拖累了商戶科技服務,致使科技服務收入下降。 另外,2022 年公司營業外支出 13.96 億元,主要系公司收單業務中存在部分標 準類商戶交易使用優惠類商戶交易費率上送清算網絡,公司按照相關協議將涉及 資金退還至待處理賬戶,鑒于該事項很可能形成損失,對此,基于謹慎性原則, 公司將所涉及資金進行了適當的會計處理,沖減 2022 年當期損益,導致歸母凈 利潤大幅下降。 2018-2022 年,公司總體毛利率有所下滑,分別為 45%、44%、41%、34%、 23%,主要受支付業務毛利率下滑影響。

2018-2022 年公司銷售費用率大幅下降,管理費用率與研發費用率穩中有降。 2018-2022 年銷售費用率從 20.3%下降到 10.1%,2018-2022 年管理費用率分 別為 4.4%、6.3%、4.8%、4.7%、4.3%,研發費用率分別為 4.8%、5.1%、4.6%、 3.8%、4.3%,管理費用率和研發費用率穩中有降。

5.4、 移卡:費率穩步提升,總體毛利率水 平有所回升

一站式支付費率穩步提升,到店電商凈虧損大幅縮窄

深圳市移卡科技有限公司創立于 2011 年,2020 年 6 月在港交所上市,是一家 以支付為基礎的科技平臺,通過二維碼及銀行卡等不同種類的支付服務無縫連接 商戶與消費者,并以此為基礎,提供包括 SaaS 數字化解決方案、精準營銷服務 及金融科技服務等在內的商戶解決方案。公司于 2020 年 12 月推出到店電商服 務,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超值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業務包括一站式支付服務、 商戶解決方案、到店電商服務。

1、一站式支付服務

一站式支付業務中,移卡流水和費率穩步提升。(1)公司費率由 2021 年的 10.7 個基點,上升至 2022 年的 12.3 基點。(2)2022 年公司處理的 GPV(總支付 交易量)達到 2.23 萬億元,同比增長 5.1%。根據易觀分析發布的《2021 年中 國產業支付專題分析》報告,按綜合能力(包括交易規模及所服務商戶數目)計, 移卡位居中國非銀行獨立二維碼支付服務市場第一位。

2、商戶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商戶數量超百萬。截至 2022 年年底,公司商戶解決方案的商戶數量超 120 萬家。

3、到店電商服務

GMV 總額快速增長,凈虧損大幅收窄。2022 年到店電商服務的 GMV 超 33 億元, 同比增長 733.1%。到店商戶凈虧損于 2022 年下半年大幅收窄至 0.52 億元,較 2022 年上半年減少 67.4%。

營收穩步增長,2022 年毛利率有所回升

公司收入穩步增長,支付業務營收占比提升。2022 年公司營收 34.2 億元,同比 增長 11.8%,營收穩健增長。從收入結構來看,2022 年一站式支付服務營收 27.5 億元,同比增長 21.4%,營收占比 80.6%,較 2021 年增加 6.4 個百分點。2022 年移卡歸母凈利潤 1.54 億元,同比下降 63.4%,主要是由于到店電商服務的持 續投入,以及于 2021 年出售智掌柜 60%股權的非經常性收益 3.32 億元所致。

公司毛利率水平總體穩中有升。2018 年以來,公司毛利率均保持在 25%以上, 2022 年公司毛利率為 30.2%,有所回升,是由于公司三大業務線的毛利率均上 升所致。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告溄印?/strong>

以上就是關于選星支付pos機是不是最可靠,第三方支付行業研究報告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選星支付pos機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tonybus.com/newstwo/110781.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