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系統pos機能移動嗎,移動支付時代 莫讓老年人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系統pos機能移動嗎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pos系統pos機能移動嗎
作者|張小紅 薛楠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
責任編輯|楊琪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支付領域“數字鴻溝”凸顯。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以下簡稱“人行太原中支”)將傳統與創新,線上與線下,城市與農村,業務發展與風險防范相結合,探索建立山西省支付服務適老化的七類模式,不斷提升支付服務的深度、廣度和溫度,持續優化老年人支付服務環境。
1 宣教全域解鎖模式
人行太原中支不斷總結經驗,開啟全域解鎖模式,提升宣教實效。
一是豐富宣傳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傳統宣傳陣地與新媒體渠道相結合,精心制作宣教短片,指導轄區內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等市場主體,綜合運用服務優化、宣傳教育等多種措施,切實優化老年人移動支付使用體驗。
二是延伸宣教觸角。針對老年群體“不會用”“不敢用”“不愿用”智能支付服務的現狀,人行太原中支以“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措施,打造宣教“兩條腿”模式。指導晉商銀行開展“1元購”“1元秒殺”等惠民活動,讓老年人主動走進銀行,使用手機銀行支付“1元”購買生活用品,讓老年人在獲得惠民福利的同時學會使用電子銀行。此外,組織銀行機構在農村金融服務站開設“老年講堂”,向農村老年人宣傳、普及智能設備使用方法、農村金融服務站服務內容、防范電信詐騙知識等,引導農村老年人合理使用銀行支付產品和服務,在提升資金財產安全意識和能力的基礎上,享受現代化支付服務帶來的便利,力求提升宣傳活動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層層提升群眾的參與感。
三是打造宣教隊伍。指導各市縣支行建立“老年支付服務隊”,帶著各類宣傳單、海報走千家、進萬戶,深入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及時了解老人需求,把支付服務做到老年人的“心坎里”。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末,全省共在銀行網點開展“秒殺”“講課”等老年人專項宣傳活動3075次,惠及老年人10萬余人。指導各銀行業機構在大型商超、交通服務等高頻場景推出人臉識別、指紋支付等便捷支付方式。截至2022年12月末,全省金融行業“志愿者”背著“知識”下鄉103次,為全省農村3萬余老年人送去了貼心的支付服務。
2 銀行標桿網點創建模式
為全面掌握省內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務便利化程度工作進展情況,人行太原中支指導地市中支制定了《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務便利化程度標桿網點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從七個方面全面謀劃和部署了便利老年人支付的工作。一是制定便利老年人支付服務的“八統一”標準化工作;二是豐富適老化金融產品和服務;三是優化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四是暢通現金收付渠道,完善現金服務基礎設施;五是建設老年人支付服務信息平臺;六是做好宣傳教育;七是建立老年人支付服務監督管理機制,對達到標準的銀行網點予以“標桿網點”授牌。目前分為城區銀行網點模式與鄉鎮銀行網點模式。城區銀行網點模式為根據城區網點退休老年人集中、金融服務需求較為旺盛的實際情況,引導各銀行機構在做好網點傳統服務的同時,注重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綜合運用微課堂、講座、體驗活動等措施把老人“引進門”,手把手教會他們使用數字產品,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鄉鎮銀行網點模式則是根據鄉鎮網點老年客戶以農村老年人為主、退休人員為輔、喜歡使用現金的實際情況,在做好網點老年人支付服務的同時,結合農村老年群體特點和服務需求,積極開展好金融知識下鄉、金融知識培訓和上門服務等工作,有效滿足老年客戶群體的線上線下支付服務需求。
3 “農村金融服務站+”模式
聚焦“農村支付”建設,確?;A、再強功能。人行太原中支以農村金融服務站為載體,持續深化“服務站+電商”“服務站+社?!边\營模式,為農村老年人提供繳費、轉賬、醫保、購物等“基礎式”服務,滿足農村老年客戶基本資金結算需求,保證基礎性支付服務不斷檔。
一是打造“服務站點+電商”模式。人行太原中支持續推進基層支付服務站點綜合性服務能力,為鄉村老年人提供查詢、小額取款、轉賬匯款、代繳費(電費、手機話費、醫保繳費、養老金繳費)、快遞代收代寄等“一站式”服務,實現農村支付服務資源的集約化,在延伸銀行柜面服務的同時,提高老年人享受線上支付福利的福祉。
二是打造“服務站點+醫?!蹦J?。人行太原中支組織建設銀行山西分行選擇山西省老年人數多、建設落后的重點縣域的村鎮衛生所安裝醫保智能終端,實現金融功能和醫??ㄙI藥功能的有機結合,使農村老年人足不出村既可享受掃碼消費、現金取款、現金匯款、轉賬匯款、代繳費等便利化的金融服務,還可享受買藥、實體社??ā㈦娮由绫??、醫保憑證報銷等服務。城市“足不出戶”,農村“足不出村”的業務辦理模式逐步實現。
4 無障礙通道閃付模式
人行太原中支指導轄內各金融機構積極提升支付服務適老化程度,要求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的同時提升消費便利化水平。工商銀行山西省分行選取省內部分超市,為超市開通了老年人和視障人士專用收銀通道,布放了支持銀聯手機閃付的POS機具,并對超市內工作人員進行機具使用培訓。老年人使用手機付款時無需下載App或連接互聯網,通過手機Pay即可在鎖屏情況下快捷喚起銀聯手機閃付或通過銀聯標準卡閃付。無障礙收銀通道給客戶帶來一秒付款的便捷感和幸福感。
5 平臺智能優化模式
人行太原中支立足工作實際,積極牽頭組織各銀行機構共同參與,指導中國銀聯山西分公司依托“云閃付”搭建山西省零鈔預約服務平臺,實現零鈔兌換“在線預約”“查看我的預約”“預約受理”“預約記錄導出”“業務辦理”“業務評價”等服務。該平臺依托現有的“云閃付”小程序,掃描二維碼即可注冊授權,進入信息登記頁面,填寫個人的預約申請。預約信息主要包括網點選擇和個人信息填報。點擊“網點選擇”,群眾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網點。之后填報個人信息??蛻艨梢渣c擊“個人中心”,進入預約記錄列表,可進行預約受理進度查看。為了方便網點操作員查看預約記錄,還提供了一鍵導出預約記錄功能。具體的業務辦理操作也非常簡單,用戶到達網點,掃網點碼,根據提供的預約記錄就可以實現零鈔兌換。該平臺還設置了業務評價模塊,以便根據用戶評價不斷整改,完善整個平臺的服務。同時,該平臺操作簡單,確保老年人能用、會用,有效提升了老年人及農村鄉鎮居民的生活便利度。
6 服務半徑延伸模式
助力夏糧收購。2022年,山西省夏糧總產量245.2萬噸。在人行太原中支的指導下,省內各級人民銀行結合轄區內農村地區老年人多、使用移動支付困難的現狀,組織金融機構積極推動老年人在夏糧收購中使用移動支付,提升支付便利化程度。引導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張貼農機主服務電話方便農民溝通聯系,并為夏收農機主提供二維碼收款、轉賬、查詢等支付服務,為老年人講解、指導“云閃付”等多種支付方式的應用,受到了當地群眾廣泛好評。截至2022年12月末,人行太原中支共組織全省金融機構宣傳35次,發放宣傳冊2萬余本;布放POS機570臺,累計交易筆數20萬筆,交易金額0.52億元;通過農村金融服務站點為農戶完成交易筆數4.5萬筆,交易金額765萬元。組織金融機構與收糧大戶對接收糧5842噸,通過電子支付方式為農戶獲得夏糧銷售款2195.37萬元。
推廣上門服務。在確保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結合代發工資、水電煤生活繳費等場景,引導金融機構重點做好行動不便居家老年人、殘疾人等客戶的上門服務,對于不能親臨柜臺的客戶增加上門服務頻次。攜帶便攜式移動設備(包括但不限于移動智慧銀行PAD、便攜發卡機)通過上門方式辦理的業務,原則上使用便攜式移動設備進行辦理,上門服務范圍包含借記卡開卡、激活、電子銀行簽約、信息修改等,并按規章制度嚴格做好雙人上門、信息核實、風險告知、填寫表格、簽字確認等操作,最大限度地為老年客戶提供優質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拓展服務半徑,有效解決老年客戶、行動不便客戶的結算需求。
7 風險應急管控模式
人行太原中支通過全渠道改善服務,進一步防范涉訴風險。根據老年客戶服務需求和業務集中領域,指導轄內銀行機構制作《老年客戶服務手冊》《營業網點規范服務手冊》,形成統一化、標準化的老年客戶金融服務規程。同時,建立《客戶咨詢和投訴處理制度》《投訴處理管理流程》等制度,規范老年客戶電話咨詢服務、投訴反饋流程,及時回應老年客戶電話咨詢,并妥善解決老年客戶投訴問題,堅決杜絕出現因“老年客戶服務”投訴處理不當引發的輿情風險。如,郵政儲蓄銀行依托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開設“尊長熱線”,通過識別來電手機號,對撥打電話熱線的60歲以上老年客戶提供可跨過機器人享用“尊長專線”服務,減少老年客戶語音導航和按鍵選擇等操作環節;建立緊急報告與溝通機制,對老年客戶投訴第一時間下發工單至責任分行,同時加強對工單處理流程的跟蹤和督導,切實提升投訴處理滿意度等。
無獨有偶,平安銀行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對95511客服熱線進行優化升級,推出“一鍵人工”服務,通過來電號碼精準識別60歲以上客群,為老年客群跳過智能交互環節,開啟綠色通道直接接通人工客服。此外,還推出“服務專團”“服務+1”等舉措,基于對老年客群的專項研究,成立服務專團,制定老年客群“親、柔、慢”的溝通話術標準,上線老年人App使用問答知識庫,切實從老年人的角度出發,升級個性化服務體系;“服務+1”行動則是在受理完客戶需求之后,主動挖掘老年客群的潛在服務需求,為老年客群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務。
以上就是關于pos系統pos機能移動嗎,移動支付時代 莫讓老年人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系統pos機能移動嗎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