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pos機客服,「實務研究」 對運城市農村支付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的情況調查

 新聞資訊2  |   2023-06-24 11:17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運城pos機客服,「實務研究」 對運城市農村支付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的情況調查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運城pos機客服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運城pos機客服

運城pos機客服

作者 | 郭希敏,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運城市中心支行

作者 | 郭雪妍,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聞喜縣支行

責任編輯 | 葛辛晶

易地扶貧搬遷是將生活在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其他地區的做法,通過改善安置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經濟結構、拓展增收渠道,幫助搬遷人口逐步脫貧致富,是國家扶貧的一項重要舉措。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山西省運城轄區13個縣(市)區有10個縣都有易地搬遷項目,當地人民銀行組織各金融機構以完善搬遷區金融基礎設施,優化搬遷安置區支付服務環境為抓手,促進搬遷區群眾增收致富,取得了積極成效。

1

全轄易地扶貧搬遷區支付服務基本情況

運城轄區共有扶貧搬遷安置區101個,共計搬遷貧困人口28278人,自然村391個。搬遷安置區居民雖受教育程度不同,但普遍偏低,除嬰幼兒和正受學校教育的孩子,中青年人多為小學、初中文化,老人大多未曾受過教育。安置區居民以前多是在家務農,搬遷后年輕人多外出打工,還有部分人在政府扶持的產業園區務工。主要收入來源一是外出務工,二是周邊產業園區務工勞務收入,三是政府補貼,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00元左右。主要支出項目為子女教育和購買農資支出等,人均持卡數量為3張,支付方式多為現金支付,服務渠道多為商業銀行柜臺、助農取款服務點、農村金融服務站和手機銀行辦理,部分客戶因資金周轉及生產需要有使用信用卡的需求。

運城市各級政府、金融機構及相關部門統籌兼顧,多措并舉,保障搬遷區的貧困戶就業有收入,生活有保障。如有的安置區為搬遷群眾打造出“搬得出、留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新型社區“閑田社區”。“閑田社區”周邊建立有電子企業,集鎮有恒溫果庫、果品銷售企業,可吸納400-500個勞動力,保證了安置區的勞動力能顧家、有事做、有活干、有錢賺。

根據各安置區當地產業和基礎設施情況,人民銀行組織涉農金融機構為安置區農戶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務。目前,設置在城郊、中心鄉鎮等地區的安置區可借助城區、鄉鎮內銀行網點或ATM、POS機等銀行卡受理終端機具辦理結算服務,滿足日常大額取現、跨行轉賬、理財、信貸咨詢等金融服務需求;設置在行政村內的安置區在助農取款服務點辦理業務,101個安置區內共建有助農取款服務點537個,其中與扶貧產業融合的特色農村金融服務站24個,農村支付支持電商應用圈80個,為搬遷安置區內的農戶提供取款、轉賬、消費、賬戶查詢等金融服務,同時拓展了簽約手機銀行、代繳水電費、代繳社保費等便民業務,極大地方便了安置區居民的吃穿住等基本生產生活保障,在確保貧困人口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

搬遷安置區支付結算服務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安置區選址綜合考慮了搬遷人口后續產業發展和就業問題,配套開發了貧困人口能夠受益的特色農業、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和服務業等產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安置區內支付服務配套設施能夠提供基礎性的支付結算服務,但卻存在支付服務發展水平不高、功能單一等問題。

金融意識和風險意識較薄弱。農村金融環境差,容易給違法犯罪分子造成可乘之機。安置區內居民學歷水平普遍不高,大多為小學初中水平,年齡在46到55歲,其在機具操作、假幣、殘幣識別方面有一定不足,金融知識了解不多,金融意識和風險意識較薄弱,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上當受騙。

專業化銀行網點較少。在安置區內專業化的銀行網點較少,其中大部分安置區依附于城市或鄉鎮而建,距離最近銀行網點較遠,對于搬遷人口來說,前往專門化的銀行機構辦理業務仍然不方便。從安置區周邊銀行網點類型來看,主要以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商行為主,這些網點主要以基礎性結算業務為主,專業化支付結算服務供給能力不足,無法滿足安置區搬遷農民、個體經營戶、涉農中小企業多樣化結算服務需求。

銀行卡受理環境有待完善。被調查的21個安置區內,受限于缺乏專業化銀行設施、功能單一等問題,銀行卡使用率整體不高。設置在城郊、中心鄉鎮等地區的安置區可借助城區、鄉鎮內的ATM、POS機等銀行卡受理終端機具的結算服務,滿足日常大額取現、跨行轉賬、理財等金融服務,設置在行政村內的安置區大多沒有專業化的銀行卡受理機具,銀行卡受理環境亟待改進。

金融機構發展動力不足。作為經濟發展薄弱、農民收入水平相對偏低的區域,當地金融機構的金融收益較低,其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安置區,從而導致專業化銀行網點建設不足,設備設施更新不及時等問題,進而影響當地支付服務長期穩定發展。

3

加強和完善安置區支付結算服務的對策建議

易地搬遷扶貧工作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對于金融服務過程中出現的任何問題和阻礙,有關各方要加強協作,進一步提升支付結算服務水平。

一是完善安置區支付服務基礎設施。全面梳理金融服務空白安置點名單,精準推進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設,增設終端機具,暢通結算渠道??梢腚娮又Ц丁⒁苿又Ц稑I務、豐富民生類服務項目,實現所有安置區支付基礎設施全覆蓋,為安置點辦理待遇領取、保費繳納、水電費代繳等小額支付業務提供方便,使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貧困戶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優質的金融服務。各級政府應在稅收優惠、財政補助等政策上對金融機構機具下鄉、鄉下特約商戶實行獎勵和專項補貼,提高各類機構的積極性,促進安置區支付結算服務體系的多元化。

二是助力安置區移動支付新工具與扶貧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安置區選址綜合考慮了搬遷人口后續產業發展和就業問題,不少安置區配套開發了貧困人口能夠受益的特色農業、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和服務業等產業。從轄內扶貧辦提供的數據來看,10個縣(市)安置區產業各異,與當地特色產業密切相關,主要涉及蘋果、石榴、冬棗、花椒種植產業、畜禽類養殖產業、中醫藥生產和焦化、商貿等73個扶貧產業。經調查,多個安置區設有“扶貧車間”,均是由政府出資建立的小微企業,主要從事收購批發業和加工業。可以選取這些行業試行“對公移動支付”,將單位結算卡綁定“云閃付”解決對公移動支付難題,通過“云閃付”完善購銷產業鏈,并依據“云閃付”的交易流水、推廣情況作為提供授信、利率優惠等金融服務的參考因素,促進“云閃付”等移動支付新工具與扶貧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三是在安置區采取多種模式大力推廣移動支付新工具。其一,針對安置區外出務工人員多的特性,可采取“服務農民工”模式。可以探索運用“云閃付”代發工資、手機號碼轉賬等功能,解決農民工工資實時收付、隨工地變遷多行辦卡等問題。其二,針對運城是農業大區的特點,可采取“季節性農產品收購”模式

運城轄區的安置區大多農業生產季節性特點突出,可指導涉農金融機構在各類農產品成熟集中上市銷售期間,采取建設農產品收購移動支付交易服務站、收單機構上門服務、開辟農特產品網銷渠道等多種方式,引導安置區農戶和收購商使用“云閃付”等移動支付工具,破解季節性農產品購銷非現金結算難題。其三,針對安置區有農家樂等鄉村旅游的特點,可采用“農旅結合”模式??蛇x取萬榮農民豐收節主會場、解州關帝廟、永濟神譚大峽谷民俗一條街、袁家村民俗一條街等一些網紅人氣景點設立移動支付體驗區。試點“云閃付”宣傳、展示、體驗、培訓、應用基地建設模式,全方位打造商圈、公交、醫院、酒店、無感停車、農貿市場、生活繳費、鄉村旅游等支付場景,探索“云閃付”綜合應用模式,展示“云閃付”基礎功能,體驗“云閃付”具體運用,宣傳移動支付相關知識,提供支付結算、投資理財等培訓。

四是加大金融知識宣傳,確保安置區支付業務安全。針對安置區內人員構成復雜、社區治理措施尚待完善,農村留守群體容易成為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侵害對象等問題,人民銀行可以牽頭組織各涉農金融機構,做好安置區內各類金融機具、服務站點的安全管理,加大巡查和回訪頻率,強化系統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建設。同時要創新宣傳手段,加大電信詐騙識別方法、防騙手段等支付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安置區內弱勢群體自我識別、預防能力。同時探索宣傳長效機制建設,在安置區通過當地廣播、有線電視、廣告牌、宣傳車等媒介宣傳普及金融知識,提高廣大群眾的用卡知識、安全防范和信用意識,積極引導群眾樹立風險意識,切實防范欺詐、套現、竊取信息等不法行為發生。

以上就是關于運城pos機客服,「實務研究」 對運城市農村支付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的情況調查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運城pos機客服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tonybus.com/newsone/72880.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