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杭州pos機市場,杭州傳統產業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杭州pos機市場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杭州pos機市場
杭州pos機市場
2018-12-13 08:25 | 浙江24小時客戶端
數字經濟之于杭州,并不陌生。從本世紀初提出“天堂硅谷”戰略,大力發展信息軟件、網絡設備、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到2014年在全國率先實施信息經濟“一號工程”,再到G20杭州峰會通過的《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杭州一直在探索創新驅動發展的轉型道路。
今年7月,在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上,杭州作出聚焦“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全面推進“三化融合”行動的戰略部署?!叭诤稀钡臉嫵梢刂?,便是“產業數字化”,其核心是推進數字技術在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的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推廣中策橡膠集團的數據化流程改造模式”作為推動杭州成為數字驅動產業變革示范地的舉措之一,被寫入了全會報告。
作為一家老牌制造業企業,自2016年開始,中策橡膠與阿里云合作,企業正式“上云”。通過ET工業大腦的智能化數字技術,讓沉默了幾十年的工業生產數據“開口說話”,中策找到了一個“富礦”。像這樣的故事,在杭州還有很多。它們杭州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縮影,也是40年改革開放進入全新歷史階段的生動注腳。
我們的市民記者李秀青正是來自“富礦”之中,不過她說,要厘清“怎么讓工業數據說話”這個問號,我們得找老師傅帶帶路——
從一塊橡膠到一個輪胎,每一個環節都跳動在屏幕上
在中策橡膠車間的一塊液晶大屏上,跳動著一排排的參數,這些實時跳動的數據代表著一塊橡膠到一個輪胎中間的六十幾道環節,工藝控制師一目了然。
在中策橡膠工作已30余年的副總經理張利民,是中策大數據智能化改造工程的主要負責人,在采訪中,他提及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就是“流程再造”。
創立于1958年的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改革開放以來,數代中策人的拼搏奮斗下,中策橡膠從默默無聞到行業第一,從第二梯隊變成領跑全國。雖然多年來中策一直沒有停止技術進步更新的步伐。但在張利民看來,自2015年左右開始的智能制造時代,帶來的是全新意義上的顛覆性變革。
“過去的提升改造,往往更關注單臺設備、單條生產線精度和效率的提升,更多的是單點單線意義上的改進。而大數據背景下的智能化,并不是簡單的效率優先,而是一種流程再造。”
作為杭州市首批“兩化融合”貫標企業,中策橡膠運用PLM系統、MES生產管理系統等工具,多年來在研發、質檢、生產等產業鏈環節積累了海量信息數據?!皵祿辛耍绻皇呛唵蔚赝A粼谟涗洷旧?、EXCEL表格上,靠人工去識別和分析處理,產生不了深度效益?!痹谥胁吖ぷ鲙资甑膹埨?,經歷過企業多輪的信息化改造,也讓他產生了這樣的感觸——只要是紙質的數據或記錄,往往都是當時有用,而不久就成為備查的檔案,變成“沉默”的數據。這不僅困擾著中策橡膠,也是許多傳統企業面臨的難題。
但在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專家們眼中,工業生產卻是最典型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每個傳感器一秒鐘可以采集數千次數據,幾十個生產環節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都有參數,面對這樣海量的數據,人的經驗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云計算卻能為傳統工業生產線的智能化改造提供解決方案。阿里云人工智能科學家閔萬里曾表示,ET工業大腦的目標就是為制造企業的生產線提供“配方”,用人工智能技能的嫁接幫助企業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數據價值。
雙方一拍即合。2016年11月,作為阿里云在工業領域的探索之一,中策橡膠引入ET工業大腦建設智能工廠,首期合作落在混煉膠項目。
“新大腦”,讓傳統產業“換道超車”
橡膠,是輪胎主要的原材料。而作為行業巨頭,中策橡膠每天都要消耗千噸量級的天然橡膠,顯然要從源頭實現每一塊原材料的定檢,幾乎是不現實的。
現在,借助ET工業大腦,可以通過算法匹配工藝參數的最優不同組合,使產品達到波動最小、品質最穩定、合格率最高的狀態?!斑^去生產線上要一噸料,倉庫就提供一噸,但這是一噸什么特性的原料就不知道。而ET大腦會在每批橡膠取樣,標注身份信息。大數據后臺根據數學模型,可以給出最優方案的排序,告訴我這個批次的橡膠和哪個批次的組合,成品質量最穩定,能耗最低?!?/p>
張利民說,通過ET工業大腦匹配最優合成方案,中策半年內成功提升了混煉膠平均合格率5%左右,而每噸混煉膠的能耗平均卻下降了9.3%,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1500萬元。
“以前聽到大數據、人工智能這樣的詞,我總覺得那是谷歌、阿里、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倒騰’的事。沒有想到,輪胎這樣的傳統產業,也能把數字技術玩的這樣溜,結合得這樣好?!辈稍L中,市民記者、中策橡膠年輕員工李秀青頗有感觸地對錢報記者說。
前不久,杭州提出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城市數字化“三化融合”為路徑,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目標。而產業數字化,正是杭州加快傳統動能改造提升的主要路徑。在推進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過程中,杭州始終鼓勵、推動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類似于中策橡膠的故事,也不斷在這片土地上發生著。
總所周知,近年來百貨業的日子并不好過,發展瓶頸期持續已久。但在剛剛過去的雙11,銀泰百貨卻發布了一份令人驚艷的新零售“戰報”:全國59家門店銷售勁增37%,其中杭州武林總店以雙11當日2.5億的銷量創下單店當日歷史新高;線上喵街APP購買商品增長19.6倍,整體活躍數字化會員突破450萬,同比增長2.25倍……今年以來的同店銷售額,銀泰實現了18%的增長,為10年來的最高增額。
銀泰百貨可能是數字經濟時代商業消費領域最前沿的弄潮兒:美妝魔鏡、無人收銀、云POS、物流機器人等在武林銀泰孵化后,逐漸向全國應用普及;天貓首家跨境線下店落地西湖銀泰……如今,銀泰商品數字化程度已達到58%,2/3的顧客會在喵街上直接下單;逛店時可專柜導航、大屏選貨、機器人送貨、刷臉支付,付款從原來平均一單要等3.5分鐘縮短到40秒左右。
在中策,橡膠與數字的牽手也并未止步。張利民說,隨著時間的推移,ET工業大腦會變得越開越智能,模型也會越來越完善,預計到今年底,混煉膠平均合格率能提升到99%左右。而明年計劃投運的安吉混煉膠工廠,ET工業大腦為企業節約下近3萬平方米的廠房,車間除了少量巡視人員外,幾乎沒有作業的工人。
“AI不是PPT或者實驗室里的,而要落到產業里發揮真正的價值?!卑⒗镌茩C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里曾在多個場合強調這一觀點。在張利民看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勞動力等各項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中國制造”僅以低成本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優勢在逐步走弱。中國制造唯有變“跟隨”為“創新領先”,才能保持競爭優勢。
“而要實現這種‘創新領先’的途徑是什么?經過認真的戰略思考,我們認為將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智能識別等新興科技滲透到工業制造領域,才能使中國工業產品‘換道超車’?!睆埨裾f。我2007年來杭州讀書,現就職于杭州下沙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我看到了十年前的杭州,也享受了這十年杭州變化給我帶來的各種便利。最近幾年杭州變化實在太大,曾經沒有地鐵,沒有手機支付,沒有共享單車,出門還時??梢钥匆娡其N地圖的叔叔阿姨們,而現在卻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去任何地方。
我作為一名傳統制造企業的員工,曾經認為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就是通過OA、ERP等信息化系統的方式,搭建信息化管理。同時,我所認知的傳統產業的智能制造,就是使用高端的智能設備來替換人工生產,通過智能感知、智能識別等技術,最終實現制造工廠的物聯網。從未有想過我們企業還會和大數據、數字化、云計算等這些數字技術的字眼有關。
后來,隨著中策煉膠大數據的成功,同事間不斷地提及數字化概念,才讓我知道數字不是計算機行業的專寵,我們橡膠行業也是可以應用自如的。中策在生產數字化上的突破,對于我們員工來說不僅數字大腦不再那么諱莫如深,也能感覺到企業的新鮮活力。我相信,隨著數字化建設的不斷深入,企業的發展會蒸蒸日上,杭州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原標題《換上數字“新大腦”,杭州傳統產業“換道超車”》,原作者 何晟。編輯盧一)
以上就是關于杭州pos機市場,杭州傳統產業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杭州pos機市場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