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萬達旗下pos機,可能是萬達+銀聯的云閃付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萬達旗下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萬達旗下pos機
萬達旗下pos機
【聽楊姐說】
話說這兩日既要盯兩會,又要研究三生三世……竟險些忽略了一件大事。
上周,中國銀聯和萬達集團在北京宣布“在一起”了,簡單滴說,就是萬達提供場景,銀聯提供自有的龐大資源。
姐內心認為,此時雙方中的銀聯應該是更加迫切的,因為在銀聯將玫瑰遞與萬達的時候,背后的支付寶和微信正遠遠地看著,這兩家可是目前已經形成的支付巨頭。
而對于銀聯來說,線上機會很少了,目前與萬達的合作大概已經是為數不多扳回命運的機會——這個機會只有萬達能給,且萬達也給了。或許正是為了表示決心和真心,中國銀聯才令其子公司“聯銀創投”參股投資了“萬達網絡科技”。
大家可知道這“萬達網絡科技集團”竟似是N個全能的互聯網公司的集合體……說來話長,且聽姐慢慢道來。
萬達,線下是主場
首先咱們要先理解這個合作。能讓中國銀聯董事長葛華勇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共同出席的啟動儀式,必定是大事。
現在是什么時候,線上的支付格局基本上已經定了,支付寶和微信,這兩家幾乎瓜分了線上的遠程支付,接下來他們的一部分精力將在海外,另一部分精力,則要猛攻線下。
對他們來講,這兩塊增量市場都是志在必得。海外市場上支付寶強在線下拓展的地面部隊兇猛,微信則贏在永遠在你的手機里如影隨形;但是,說到線下,卻是萬達的主場——而線上的交易額,其實遠遠沒有線下來得巨大。
萬達和銀聯的合作,其實就是要牢牢占據線下。新聞稿上說是“將聯手打造消費場景全渠道‘實體云服務’,共同優化供給側服務,助力實體商業轉型升級,為消費者帶來覆蓋各類生活場景的消費新體驗?!?/p>
呵呵,有錢人就是不愛好好說話,姐給大家翻譯一下:這個合作從表面上看,是萬達可以獲得銀聯的支付技術,銀聯可以獲得萬達的支付場景。
這對于銀聯來講至關重要,就如同此前銀聯同京東的合作,其實銀聯也是為了要一個被使用的理由。但是此次萬達又能獲得什么呢?聰明如王健林,總不會還指望大家在付款的時候一定帶著銀聯卡吧?
這么說吧,姐要是萬達的王健林,看中了兩點,第一應該是銀聯的客戶資源。舉個栗子,2001年成立的銀聯,已經成為了全球發卡量、交易量第一的銀行卡聯合組織,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了建立了清算運營網絡,在c端銀聯卡發卡量達到66億,在b端,有4000多萬家商戶。
OK,如果萬達跟銀聯“聯手”,搞各種針對銀聯持卡人的線下活動——到萬達商場吃飯送電影票,來萬達廣場看電影贈送爆米花,在萬達酒店住宿送商場打折券,買萬達的房子刷銀聯卡可以打個五折(姐只是舉個栗子哈,想要這么大折扣別做夢了)……艾瑪,難道持卡人會拒絕么?
但這些對新聞稿的解讀似乎太表面了一些,不像是有錢人玩的深度——那么姐現在再問一個問題,像我這種如今買個煎餅果子都會刷微信或者支付寶出門已經不帶現金不帶卡的人,萬達又如何讓姐能走入他想要的模式呢?
這就牽扯到了下一步的支付趨勢,應該就是王健林看中的第二點!
二維碼還是NFC?
有人說,萬達和銀聯的合作,將是與微信、支付寶的二維碼戰爭。姐還真不這么認為。
沒錯,自從2016年8月央行以一則《條碼支付業務規范(征求意見稿)》變相承認二維碼支付的合規性后,不到四個月,銀聯就集結大批銀行及收單機構正式推出二維碼支付標準。
但是現在的二維碼支付市場,微信和支付寶加起來占了沒有九成也有八成半,剩下那15%,有多大嚼頭?
感天動地地說句心里話,銀聯和萬達如果在線下還把寶押在二維碼上,那姐就只能呵呵了……試問你會在手機里再安裝第三個APP就為了掃個二維碼么?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啥——當然是另外開辟一塊市場了:姐認為王健林看好的應該就是現在還飽受爭議的銀聯云閃付!
只要持卡人在所屬銀行的手機APP中綁定自己的銀行卡,生成一張云閃付卡——相當于有了一張實體銀行卡的“替身卡”。這樣在超市、商場收銀臺具有銀聯“閃付”標識的pos機前,收銀員輸入消費金額,消費者只需點亮手機并輕輕放置在POS機附近,在“滴”的一聲后輸入密碼,就完成了整個支付過程。
其實云閃付說穿了就是NFC技術。
支付寶和微信的轉賬是一種遠程付款模式,而銀聯的云閃付則是近場付款模式,后者不需要“解鎖、亮屏幕、打開APP”等步驟,直接亮屏即可“刷手機”支付。而我大支付寶和大微信要掃碼支付則需要打開微信和支付寶的APP,啟用攝像頭和對應的掃碼功能,聯網確認后才能完成支付——相對來說更麻煩一點。
當然,這種新的支付形式現在還沒有被公眾熟知,用的估計也就是一些高端金領人群去星巴克買個咖啡時用Apple Pay嘚瑟一下。
沒錯,近場支付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把手機變成錢包。大家試想一下,如果你出門只帶一個手機和鑰匙,那未來將是多么美好?盡管現在外面還有聲音嘲諷蘋果的Apple Pay沒有預想中的火爆,但可能只是還沒有人認真下大力來培養這塊市場。
菜心們打開腦洞想想,如果銀聯能夠拿下地鐵和公交這類公司合作,讓大家手里的手機“滴”一下就能快速付款,那么一方面用戶不用整天怕公交卡折斷了、丟了,另一方面銀聯的小額支付交易筆數恐怕就能成為天文數字,一舉超過支付寶和微信說不定都不在話下。
到時候,用戶的使用習慣已經養成,進了萬達的消費場景里也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滴一下付款,那萬達和銀聯的日子該有多美好……唉,姐這真是拿著賣白菜的薪水操著賣白粉的心啊。
不好意思,又扯遠了,回來回來。
再說說萬達,這肯定是一場曠世持久戰——作為線下巨頭對抗線上巨頭AT的錨點,就是此次銀聯為了表忠心而投資的“萬達網絡科技集團”,OK,這家公司究竟又是個什么鳥?
該公司的一些介紹說,這是個旨在打造全球唯一的“實體+互聯網”的、全生態智慧開放平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零售餐飲、影視娛樂、酒店旅游、醫療健康、文化教育、公共服務以及網絡金融服務等資源,為實體產業實現數字化升級,為消費者提供全生態智慧生活體驗。
而這個集團的業務包含了實體商業數字化、智慧生活開放平臺、飛凡通、互聯網金融、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創新科技研發中心、全球招商品平臺、數字權益平臺等。
看到了么,囊括了這么多業務的萬達對未來的布局是一場多么心思縝密且長遠的持久戰:“打造線下線上高度融合的商業消費新生態,開創金融商業合作的全新模式,助推實體商業轉型升級,為“實體商業+互聯網”樹立新標桿”。
而王健林他老人家是這么說的:“現在我們做線上線下融合的網絡公司,我給網絡公司一個要求:少說多做,靠業績說話,不用管那些質疑,老老實實用業績說話。今年,我們宣布了Q3要開展私募,更要踏踏實實用業績說話,萬達就是少說多做。
So,王健林并不認為騰訊和支付寶是無敵的,在他看來:互聯網不神秘,在線上線下融合,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上,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原來的巨型公司并不意味著在這方面有先機,因為現在沒有一個公司宣布自己在線上線下融合方面做成功,現在都在融合,萬達是在從線下往線上走,大家都在不斷的探索。所以,他覺得沒有什么神秘的東西,也不存在誰天然占有先機,就看誰創新,或者看誰試驗成功。只要自己好好的干,未來是光明的!
楊姐點評:
正如王健林所說,在線下線上融合的這塊戰場上,現在大家可能還真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未來消費者拿著手機“滴”一下輸個密碼就能付款,恐怕比微信和支付寶更方便——萬一你手機沒信號呢?
But,此時的速度就成了勝負的決定因素。而我們都知道的是,互聯網公司就是以速度著稱的,不停地迭代,不斷地優化。所以,擺在萬達面前的,將可能是一場拼速度拼規模拼人才的無數個閃電戰組成的持久戰!
而無論三大巨頭的支付戰爭怎么玩,我們小老百姓吃瓜群眾都是樂見其打滴——因為姐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小白不菜”!
以上就是關于萬達旗下pos機,可能是萬達+銀聯的云閃付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萬達旗下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