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為什么現在減少,為什么我不喜歡權益證明

 新聞資訊2  |   2023-06-10 09:38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為什么現在減少,為什么我不喜歡權益證明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為什么現在減少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為什么現在減少

pos機為什么現在減少

編者按:本文來自 以太坊愛好者(ID:ethfans),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

- 密碼學貨幣挖礦過程中,使用權益證明(PoS)機制能夠大大降低能源消耗,但這么做有什么代價呢?代價是 —— 要在 PoS 機制中達成共識,得依靠龐大的數據中心,而非人們日常使用的設備。圖片來自 Unsplash 網站的Kvistholt Photography -

波卡、Near Protocol、以太坊 2.0 ,還有目前其他知名的區塊鏈平臺,大多選擇使用權益證明機制(PoS)取代工作證明機制(PoW,驅動比特幣及以太坊的原始共識機制)。因為 PoS 的某些優勢能解決現有區塊鏈遇到的一些阻礙及限制,我們完全能理解當前這些項目方的選擇。

首先,與 PoW 相比,PoS 消耗的能源要少得多。其次,PoS 鏈的社區可以直接銷毀攻擊者的資金,因此(理論上來說)PoS 能夠讓攻擊(51% 算力攻擊)的成本變得更加高昂,因此受到攻擊的概率更?。籔oW 抵御攻擊的手段相對就比較有限。配合其它流行技術(就是分片機制),PoS 還能提高可擴展性:動態地將驗證者圍繞不同分片隨機分組,可阻遏針對任一分片的攻擊。

但必須說,PoS 也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短板。我一直向大家表示我不喜歡 PoS ,我認為有必要在此列出理由并附上說明。

PoS 不能用于初始的代幣分發,但 PoW 能辦到 —— 因為 PoW 可以通過完全中立、無需許可的機制分發代幣。PoS 要求人為地提前將代幣分發給潛在的權益人(staker),這可能會導致代幣最終集中在項目方的朋友或投資人手上,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

從技術上來說,PoS 無法實現 “免準入門檻”(permissionless),因為任何想成為 PoS 鏈的權益人都必須在一開始說服某人(包括項目方)把代幣賣給自己,這使得進入 PoS 鏈的門檻變得更高 —— 相比于能用已有的硬件挖礦獲得代幣的 PoW 鏈(比如比特幣,或是即將上線的 Spacemesh);光是為了取得最初代幣,每個想成為 PoS 鏈的代幣持有者必須先在交易所創建賬戶,完成 KYC/AML 流程,關聯銀行賬戶,等待驗證通過,等等一系列流程;好不容易獲得代幣后,才能開展 PoS 鏈上的其他行為。

上個問題還會衍生出:一旦出現有一方(或多方合謀)控制了超過全網 50% 的代幣,該網絡就會陷入永久的操控。更糟的是,因為任何一方都能將資金分散放在無數的小額賬戶中,所以這個 “挾持” 過程很可能不會被其他人發現;PoW 的 “無需許可” 屬性讓其免于出現這個問題。

作為驗證者,參與 PoS 共識機制的門檻很高。驗證者通常需要持有價值大于 $1000 的質押代幣,并且必須精通整個系統的復雜架構;這種高參與門檻將許多潛在的驗證者拒之門外,并造成整個系統更加中心化 —— 事實上,現今絕大多數 PoS 鏈的驗證者就只由少數幾家公司擔任。

除了要面對技術上的挑戰,支持整個網絡的驗證者運作還需要持續進行大量的社會協調——包含對驗證者持續進行文檔傳遞、教育、以及常規的溝通;在真正的實踐中則需要整個區塊鏈生態系的多個組織來配合完成。對于有委托機制的網絡(用戶可委托出塊權給其他人),驗證者需要開展活動來吸引質押資金加入,而大的資金方需要同步知道驗證者的聲譽、故障狀態、更新狀態、開發狀態等等信息,并可能需要轉移資金?!盁o需許可” 的網絡能簡化大部分的過程,但在 PoS 網絡上就顯得非常復雜。

想要完整驗證 PoW 鏈所需的數據就存在鏈上:主鏈始終是計算量最大的鏈。舉例來說,你不需要任何外部信息,就能完整地、獨立地、客觀地驗證整個比特幣網絡及其包含的交易。但對于 PoS 鏈并非如此,因為 PoS 的 “無利害關系” 特性會導致弱主觀性問題。在 PoS 機制下,偽造一條完整的鏈不需要涉及任何工作量證明,因此除非你從創世區塊開始就關注著某條鏈,或是 100% 信任某個節點給你發送的關于該鏈的數據,不然你無法確定當前收到的 PoS 鏈的消息是否真正來自主鏈。(具體來說 —— 當驗證者在取回其質押的資金后,不論是被利誘或是自己主動,他都能隨時、無成本地構建一條分叉鏈。)

PoS 的安全性像個銜尾蛇:整個 PoS 網絡的安全性依托于用于質押的代幣價值;但是,代幣的價值也取決于網絡的安全性。一旦發生黑天鵝事件(如,代幣的市場價格暴跌),則整個 PoS 系統很有可能崩潰。[注1]

對于區塊鏈來說,有個可靠的隨機數來源非常重要。PoW 在運作的過程中,能夠自然地以 nonce 和區塊哈希的形式,持續為系統注入偽隨機數的 seed 。相比之下,PoS 必須想辦法自行構建隨機數;從安全性的角度出發,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同時保證隨機數的安全性、無偏性,及分布式特性。

要在 PoW 鏈發起分叉的代價很高昂,因為分叉鏈如果要穩定運行,則必須控制足夠多的算力避免攻擊(存在分叉鏈遭到算力攻擊的先例)。相反,在 PoS 系統中,只要攻擊者在分岔的當下更改驗證者集,就能完成對 PoS 鏈的分叉。這使得在 PoS 鏈發起分叉更為輕松,代價也更低。[注2]

因為代幣持有者通常會將代幣放在大交易所,所以對 PoS 鏈來說,交易所通常會把持大量的話語權及獲得大量的區塊獎勵,問題是交易所通常不會將這些收益和真正的持有人分享,所以 PoS 網絡往往會被大交易所把控。

PoW 在抵御攻擊方面,表現得更為簡單自然:即便網絡無法同步,或是某些礦工掉線,其他礦工還是能繼續出塊,并且始終知道哪一條是主鏈。PoS 比較復雜的原因在于,如果過多的驗證者掉線,整個網絡可能無法出塊,而且要從錯誤的共識狀態恢復更加困難。[注3]

簡單來說,PoS 讓人感覺像是區塊鏈出現之前的舊玩意兒 ——— 少數的富人控制著大量的資金,并搜刮走大部分的區塊獎勵。雖然為了特定目的選擇 PoS 的行為沒錯,但這有違我投身區塊鏈領域的初衷。

PoW 當然也有自身的問題,最嚴重的莫過于它巨大的能耗,而且區塊獎勵已經完全被專業礦工壟斷 —— 這意味著 PoW 挖礦存在嚴重的中心化(我們再也不可能在家中自行挖礦)。所以我選擇加入 Spacemesh 的開發工作,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 Spacemesh 采用一種新的共識機制 ——Proof of Spacetime(PoST) ,它解決了 PoW 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 PoS 的短板。雖然 Proof of Spacetime 比較復雜,但 Spacemesh 測試網已經成功運行數月,至少在理論上證明該機制可行。

區塊鏈技術還處于初期階段,我認為 PoW 或 PoS 都不是最終或最好的共識機制,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對 PoST 的前景,以及其他在區塊鏈領域不斷的創新感到無比興奮。

你對本文有什么認同或反對之處,或是認為遺漏了哪些內容?最令你覺得感興趣的共識機制是什么?請留言告訴我!

注:

1. 同樣的,對比特幣來說也是如此 —— 比特幣價格暴跌會導致礦工停止挖礦,進一步會使整個比特幣網絡的價值在負循環中崩潰;法幣也是,如果美國政府失去人們的信任,則美元相對于其他貨幣會貶值,美元貶值會造成政治和經濟動蕩,接著使得更多人對美元失去信心......對于所有不具備內在價值的東西來說,都有可能陷入這種死循環。PoS 還很新穎,缺乏足夠的驗證,時間會告訴我們 PoS 在市場極端情形中的表現。

2. 這是缺點,還是特性?—— 取決于你怎么看待分叉鏈。我其實還挺喜歡分叉鏈,所以我更傾向于將它視為一種特性;但如果你站邊 “分叉破壞價值” 的想法,那你可能會不同意我的觀點。(我在本文將其描述為缺點,是因為大部分人認為分叉會破壞網絡的價值。)(譯者注:作者在這里對兩類 “分叉” 缺乏辨析。分叉有兩種,一種不會使人們陷入辨識的疑難,比如 BTC/BCH 分叉,因為共識規則不同,而且兩條鏈都各有主鏈,因此不會有辨識的疑難;但另一種會使人們陷入辨識的疑難,比如鏈運行中的 reorg,以及 51% 攻擊,還比如這里說的對 PoS 共識的長鏈攻擊。后者很明顯會削弱乃至破壞網絡的價值,因此后者的難易程度是安全性的指標之一。但前者不必然會破壞網絡價值,也不是安全性的指標。作者喜歡的是前者,但文中比較的是后者的難易程度)

3. 從直覺判斷,對于 PoW 我們可以隨時圍繞客觀上最長的鏈重新建立共識;但如果PoS 網絡出現延宕導致無法在正確的驗證者集上達成共識,并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馬上重新建立共識(p.s. 我還未找到關于此議題的相關研究,還請大家協助,謝謝)。當然,PoS 本身不是一種共識算法,不同的機制對于此問題的處理方式不同,具體實現細節取決于整體的系統架構。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為什么現在減少,為什么我不喜歡權益證明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為什么現在減少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tonybus.com/newsone/65855.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