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行業發展史,路內智能停車發展史

 新聞資訊2  |   2023-06-09 09:14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行業發展史,路內智能停車發展史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行業發展史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行業發展史

pos機行業發展史

2017年3月22日,由賽文交通網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智能交通市場年會,簡稱ITSMRS(ITS Market Seminar)在北京萬壽賓館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為期兩天,圍繞“求變,謀發展?思考,破困局”為主題,匯聚行業大咖共同探討智能交通市場走勢。

深圳信路通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城市停車事業部銷售總監宋精美發表了《城市級路內停車4.0:全視頻創新方案》主題演講。主要從全視頻路內停車方案的原理、平臺以及案例做了詳細介紹。

以下為宋精美演講實錄,經賽文交通網(china_7its)編輯整理:

截止到2016年底,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2億輛,每輛汽車每年的停車支付是在2000元人民幣的話,停車支付市場達到4000億元。2015年有一大批做互聯網的人看到了這個巨大市場,于是開始加入停車行業。

下面我將簡短地和大家回顧一下國內路內停車的發展史。

1997年我國內地開始引入咪表設備,其實咪表最早引入是在香港和澳門,澳門在1980年就已經成功地引入并且安裝了5000臺機械式咪表。咪表的支付方式也比較簡單,通過車主預支付刷咪表卡的方式來提前支付,完成預付,這個我們暫且稱之為國內路內停車設備的1.0時代。

這是目前市面上接受度、認可度和普及率比較高的方案,特點是可以實現泊位的實時監管、自動計時計費,我們暫且稱之為路內停車設備的3.0時代的開端。

到了2013年出現了咪表和地磁結合的方案,2014年出現了APP和地磁結合的方案,APP支付也是最早在深圳出現。

2016年我們的停車設備開始出現一種新的方案,也就是國內路內停車設備的4.0時代。

1.0時代到3.0時代有哪些痛點?

咪表這個設備如果大量安裝的話會影響到市容市貌,人為損壞比較多,維護難度也比較大。由于國情不同,國內的車主自主支付的意愿和意識比較薄弱,所以需要人工巡查來進行輔助,并且監督其收費。

通過人工巡查的方式,每個巡查員管理的車位數量比較少,一線城市一個人可能管理四十個車位,可是二、三線城市每一個人管理的車位數量是十五至二十五個不等,現在人工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就像電影“蜘蛛俠”一樣,人工巡查員的工作強度也非常大,需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實時監測路上有沒有新的車停進來,他們的工作強度也非常大。還有一個痛點就是1.0時代咪表的方式是人工巡查,沒有辦法進行很好的取證。

人工收費、人工巡查的方式還會有一些痛點,比如現金漏洞、欠繳費的情況比較多,收入節流,管理部門也沒有大數據進行分析和監測,于是現金的收入沒有辦法監管。

2.0時代是POS機仍然需要采用人工巡查方式,現金漏洞的痛點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3.0時代地磁的特點是可以實時地監測泊位上是不是有車,車停了多長時間,但是它也有一點小小的缺陷。北方冬天的時候雨雪天氣比較多,可能會干擾地磁信號,地鐵經過的一瞬間強電磁波對地磁的正常工作也會造成一定干擾。仍然是采用人工巡查的方式、現金漏洞的痛點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他們的共性是沒有辦法自動地存證,人均管理的車位也比較少,這樣的共性造成的結果是人工成本非常高,人均管理車位數量比較少,造成人工成本比較高,現金漏洞也比較大,漏巡檢率也常發生。

人工成本究竟有多高?

2016年某城市路內停車泊位規劃停車位總量6.2萬,每一個人管理的車位數量如果是30個的話需要員工6.2萬除以30,得到2100人。如果每年企業支出的成本是10萬元人民幣,這個支出每年就已經達到了2.1億元人民幣。這是數字非常大,我們泊位的規劃量越來越多的未來,人工支出也只會越來越多。

為了解決以上這些痛點問題,我們迎來了4.0全視頻方案。正式分享這個方案特點之前,我們不妨來看一組工作流。

我們的設備是在左上角的位置,車輛使用是停車位,系統抓拍并且識別車牌的信息上傳到云平臺。駕駛員離開之后手機上會收到相關的推送信息,告訴他車停在哪一個車位,什么時間把車停在這個位置。同時車主購買停車時長,完成預付。

駕駛員現在準備離開,系統抓拍并且識別車牌的信息上傳到云平臺,車主這邊收到一個停車結算,多退少補,限時補繳,這是我們4.0方案的工作流。

我們的云平臺需要的是余額寶這樣金融級的大平臺,具有完整的帳戶系統、資產管理、金融支付、交易流水和清分結算功能,智慧停車平臺的設計需要能夠支撐千萬級乃至億量級的并發訪問,需要具有金融級的高安全性、可靠性、實時性和高并發處理能力。

通過這張圖(如下圖)我們也可以看到路內的車輛進入和進出的交易流水,也可以管理停車泊位和靜態的交通資源,動態的交通結合靜態的交通數據,實施動態交通管制措施。

我們4.0方案有四個特點。

第一是可以實現泊位的實時監管和智能的識別車牌,并且上傳車牌的相關信息到云平臺上面。第二是可以實現智能計費,自動計時計費,減少現金漏洞。

第三是可以實現數據沉淀,車牌信息存證、數據挖掘分析。

第四是可以解放人力,我們所有新的技術產生和應用都是為了提升效率和極大地降低成本。

分析一下邯鄲的應用案例。

第一期的工程已經覆蓋了4500個泊位,覆蓋的場景有平行、垂直和半封閉停車場三個場景。邯鄲目前的停車現狀和問題跟我們大部分的城市一樣,停車難、管理難、停車亂,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并發問題,比如交通擁堵、環境惡化,大部分城市目前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如下圖)平行停車場的問題是停車位與路間平行,屬于開放式停車場。這兩幅圖片是設備系統抓拍的全景圖片,可以看到車輛是在這個位置,下面這幅圖是我們輸出抓拍特寫的車牌大圖。

垂直停車場也是系統抓拍到的實景圖片,還有半封閉停車場。

平行停車位覆蓋的車位數是可以覆蓋8個車位,這是全球首創可以同時覆蓋多車位并且上傳識別車牌相關信息的系統,入場車輛的捕獲率達到了99%,車牌識別率達到了97%以上,系統輸出的信息是兩張全景圖、一張特寫圖,以及車牌的信息,可以同時覆蓋多車位的系統也是全球首創。

有人會有疑問,車牌識別率最多可以達到95%,剩余的5%怎么辦?

如果我的停車場每天都有幾千輛車進入,只能非100%識別和捕獲怎么處理?我們為了提供100%的解決方案,5%的情況之下非100%識別和捕獲。通過人工現場的方式,巡查員手持終端會收到相關的推送信息告訴他在哪個車位需要手動抓拍這個車牌的信息,并且自動上傳到平臺當中。

另一個方法就是通過車載移動巡檢的方式,也可以通過后臺人工校驗的方式。我們的設備安裝在警車上方,一共有七個攝像頭,現在已經運到了南寧,能夠抓拍到車牌的相關信息。車載巡邏執法專用系統可以實現圖像采集、車牌采集和違章抓拍,這個系統的功能也具有無線同傳和GPS定位。

我們一共有7個相機,可以抓拍到正前方和左右兩側的相關圖片。

對95%的識別率和捕抓率,我們提供了100%的解決方案,研發也是投入了大量精力,為了保證100%的解決方案。比如我們的技術優勢在算法上可以實現物體檢測,車頭車尾車身的多目標跟蹤功能,算法上的逐楨檢測技術優勢。

邯鄲實施的效果是現金漏洞的現象顯著減少,改善人工收費成本高的問題,漏巡檢率顯著減小,緩解路邊短時停車難的問題,泊位外的停車問題明顯減少,提升路邊臨時停車泊位周轉率,路邊停車秩序明顯得到改善。

剛才我們有看到人工方式每年的支出是在2.1億元,如果采用全視頻的方案,人工的方式只需要巡檢5%的系統無法抓拍到的情況,或者無法識別到的車牌信息,因此我們經過測算,每個人可以管理的車位數量達到了150個車位,人工的數量也從2067人降到了約410人,每年的支出也從2.1億元降到了0.4億元,支出減少了80%,成本每年降低1.7億元。

我們認為道路停車項目的成功一定是技術手段和管理相互結合,只是擁有智能化的設備,沒有不間斷的執法,這個最終的智能化設備也有可能是形同虛設的。

這里有13個城市是將欠繳費納入記錄,12個城市要求補繳相關的費用,6個城市進行罰款處罰,4個城市曝光違法行為等方面的監管和處罰的措施,每個城市也可以依據自身的特點來執行相關的政策和管理。

我們認為道路停車智能化的發展方向一定是收費方式無人化、執法取證自動化、欠費追繳法制化。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行業發展史,路內智能停車發展史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行業發展史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tonybus.com/newsone/65422.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