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使用說明書,距離先執行指令功能介紹與使用方法

 新聞資訊2  |   2023-06-04 14:19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使用說明書,距離先執行指令功能介紹與使用方法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使用說明書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使用說明書

pos機使用說明書

概述

距離先執行指令是這樣一種功能,它在機器人的TCP相對動作指令的目標位置到達所指定的距離以內時,與機器人的動作并行地調用程序,或者進行信號輸出。本指令可作為動作指令的附加指令來使用,不能作為單獨指令進行示教。

J P[1] 100% FINEL P[2] 1000mm/sec FINE DB 100mm,CALL A

距離先執行指令功能相關要素、參數、使用限制說明如下表所示。

使用本指令前,應設定系統變量:$SCR_GRP[1].$M_POS_ENB=TRUE。

指令說明

先執行距離指令,以如下圖所示格式進行示教。

距離指定值:先執行距離指令在TCP進入以目標點為中心的球體區域內時,執行執行指令。這個指定的球體的半徑大小,就是距離指定值(單位:mm)。距離指定范圍值在0~999.9mm之間,該球體范圍被稱為觸發區域。

L P[1] 2000mm/sec FINEL P[2] 2000mm/sec FINE DB 100.0mm DO[1]=ON

添加距離先執行指令后,在機器人控制系統內部周期性地檢測機器人當前位置,并判斷TCP是否已進入觸發區域。當檢測位置進入觸發區域時,執行執行指令。

根據程序中的指令,以距離來指定調用子程序的時機。由于是使用機器人運行周期間隔來計算目標點和當前位置的距離,并進行條件的判斷,所以指定距離和指令執行的真實位置會出現誤差。(在2000mm/sec下,誤差大致為16mm左右。)

觸發區域半徑:觸發區域的半徑,按如下方式確定。

半徑=(距離指定值或$DB_MINDIST)+$DB_TOLERENCE

當距離指定值小于$DB_MINDIST時,系統默認將$DB_MINDIST視為距離指定值。

例如假設在$DB_MINDIST=5.0下進行如下示教。

L P[1] 2000mm/sec FINE DB 0.0mm DO[1]=ON

這種情況下,機器人控制系統默認將其距離指定值設置為DB 5.0mm。然后,再加上$DB_TOLERENCE的值,由此來確定觸發區域的半徑,此時觸發區域的半徑為5.05mm。

執行指令:通過距離先執行指令能夠執行的內容包括:程序調用、信號輸出、點邏輯。

更改條件:只要機器人控制系統識別TCP已到達觸發區域內,就執行執行指令。但是,諸如如下的“離開”、“通過”、“動作結束”,則不會被判定為TCP已進入觸發區域。

離開:當運動指令指定CNT定位類型的轉角時,機器人不會通過觸發區域,這種情形被稱為離開。

通過:當觸發區域特別小時,機器人計算位置不進入觸發區域而直接通過,這種情形被稱為通過。

動作結束:區域觸發、離開、通過的條件尚未成立的情況下,機器人運動指令結束而機器人停止時,強制執行執行指令。此時產生報警,但是,若是運動指令定位形式設定為FINE時將不會發生報警。如果希望使用該觸發條件時,可以將$DB_MOTNEND設定為FALSE。(默認值:TRUE)。

條件未成立時的報警:本功能在條件未成立的情況下,機器人會發生報警。發生的報警取決于系統變量$DB_CONDTRIG。

單步運行:機器人單步運行經過本指令所示教的動作指令時,動作在調用子程序的時暫停。此后,在單步運行被調用的子程序時,執行剩余的動作。

執行指令為信號輸出的情況下,與沒有先執行指令的動作指令一樣地單步執行。

暫停和再啟動:帶有本指令的動作指令在暫停后再啟動時,觸發區域的大小將會發生變化。暫停后再啟動時,觸發區域的半徑成為最小半徑($DB_MINDIST+$DB_TORELENCE)的值。因此,在觸發條件成立前暫停時,觸發的時機將會發生變化。

該處理的目的在于,等待TCP到達目標點后進行執行指令的處理。由此可以預防因暫停后的再啟動而引起的過早觸發。

不進行該區域半徑的更改時,可將系統變量$DISTBF_TTS設定為0。此時,即使暫停也會像通常情況一樣在指定距離位置處觸發執行指令。

手動運行后的再啟動:在程序暫停中手動運行之后再啟動程序的執行時,根據再啟動的位置,執行指令的執行時機會發生變化。此外,由于是暫停后的再啟動,執行時機還會因系統變量$DISTBF_TTS的值而發生變化。

當系統變量$DISTBF_TTS=1時,中斷程序后再啟動后,觸發區域的半徑成為最小半徑。當系統變量$DISTBF_TTS=0時,即使在程序中斷后再啟動時,觸發區域的半徑也不會發生變化。

停電處理:當設定停電處理有效時,程序執行過程中發生掉電的情況下,通過通電后的再啟動可從子程序的剩余指令開始執行。

使用注意事項

與基于時間指定的先執行指令和后執行指令(TIME BEFORD/TIME AFTER)不可同時使用。

無法同時執行10個以上附帶先執行/先執行距離指令的動作指令。

先執行距離指令周期性地檢測當前位置和目標點之間的距離,判斷觸發條件是否已經滿足。因此,指定距離和指令執行位置會產生誤差。根據機器人的運行速度,系統會在更加靠近指定距離的位置進行執行指令的執行。機器人移動越慢,執行指令的執行時機就越精確。

在定位類型為CNT的動作指令運行結束時,條件成立前掉電的情況下,先執行指令不會因停電恢復而恢復。

先執行指令不能與增量指令、跳轉指令、高速跳轉指令同時使用。

該指令也可以在多群組的程序中使用,這種情況下,在編號小的組掩碼檢測與目標點的距離并執行執行指令。

該指令不能在不具備直角坐標的機器人上使用,不支持行列格式的位置數據,不支持內嵌附加軸。

不能在FANUC Robot F-200i上使用,不支持機器人路徑跟蹤。

機器人處于減速停止時,某些情況下不會觸發“離開”。這種情況下,在再啟動程序后觸發執行指令。

急停后的慣性運動中不會觸發指令。慣性運動中通過目標點時,在再啟動程序后觸發執行指令。

在動作快要結束時急停或再啟動程序時,某些情況下會在再啟動程序時立即觸發執行指令。

當距離指定值較小的情況下,機器人在單步運行模式時程序有時會在動作快要結束時暫停。這種情況下,在執行下一行時觸發執行指令。

在程序暫停后觸發條件成立的情況下,在該行不會觸發執行指令,執行下一行時觸發執行指令。

在程序前面行中有尚未觸發的先執行指令、先執行距離指令時,前面行的先執行指令、先執行距離指令觸發之前,即使滿足觸發條件也不會觸發執行指令。

程序編寫與測試

首先,將光標移動到動作附加指令示教區域(動作指令程序后的空白處),然后在右側的動作修改指令窗口中切換顯示出“之前距離”附加功能。

選中“之前距離”附加功能后,距離先執行指令被添加到動作指令附加功能區。同時,右側的動作修改窗口中顯示指定距離設定標志。

點擊“指定距離設定”標志之后,在彈出的數字輸入對話框中,輸入先執行的距離,如5mm,即在機器人運行到當前示教點5mm觸發距離范圍時執行附加條件。

指定距離設定完成后,在右側的時間指令窗口中選擇“DO[]=…”,當然,這里也可以選擇調用程序或點邏輯指令。

設定要使用的數字量輸出信號地址,如這里設定為5,也就是DO[5]。

最后在右側的I/O指令窗口中設置數字量輸出信號的輸出值,如這里選擇“ON”,即將DO[5]置位。

參考上述步驟,在后續的運行程序中添加相應的先執行功能,指令全部添加完成后,程序代碼如下圖所示。

對編寫的程序進行測試,可以看到機器人TCP在運行到P[2]點附近5mm的觸發區域后,DO[5]被置位;機器人TCP在運行到P[4]點附近2mm的觸發區域時,DO[5]被復位。

The End

上一篇:FANUC機器人示教編程:宏指令功能介紹與使用方法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使用說明書,距離先執行指令功能介紹與使用方法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使用說明書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tonybus.com/newsone/62634.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