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上的t1和t0,深度了解SIM卡的識卡機制

 新聞資訊2  |   2023-05-26 09:45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上的t1和t0,深度了解SIM卡的識卡機制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上的t1和t0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上的t1和t0

pos機上的t1和t0

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是數字蜂窩移動電話的用戶識別卡,它的全稱是“用戶識別模塊”。它實際上是一張內含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智能卡片,用來登記用戶的重要數據和信息。 SIM卡在移動通信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闡述SIM卡具體的識卡機制。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么是SIM卡,目前的SIM卡常用的有3種尺寸:

(1)標準SIM卡:25mm*15mm

(2)micro sim:15mm*12mm

(3)nano-sim:12.3mm*8.8mm

這幾種SIM卡的PIN定義都是相同的,只是尺寸上有差異,其信號定義如下:

SIM卡內部的模塊如下:

EEPROM:用于存放號碼、短信等數據和程序并可擦寫

ROM:用于存放系統程序,用戶不可操作

RAM:用于存放系統臨時信息,用戶不可操作

其內部結構如下:

在SIM卡插入手機中會有兩個過程:

1、識卡

2、鑒權入網

本文僅介紹識卡過程。

SIM卡的識卡過程遵循的規范是ISO7816(可以在網上找到該規范更具體的規范或私信工程師小何)。插入SIM卡后,SIM卡托中斷會被觸發,從而驅動modem開始識卡過程。

在中斷觸發之后(驅動最好把中斷配上debounce,因為中斷為機械機構,可能會有抖動),VSIM開始上電,如下圖所示。

(1)在T0時刻開始,CPU開始發送CLK,開始給SIM卡通信提供時鐘信號;

(2)在T0之后的200個時鐘內,SIM卡會將SIO設置為接收方式,CPU也必須在這段時間內將其I/O線驅動器設置為接收方式,所以I/O線在T0后最遲不超過200個時鐘周期的時間內被上拉電阻拉高到高電平(注意I/O與VSIM是共上拉電源的);

(3)CPU從T0時刻開始將RST保持在T0狀態,并且在T0開始到T1后的40000到45000個時鐘周期內將RST拉到高電平;

(4)SIM卡上的I/O的復位應答將在T1時刻后的400到40000個時鐘周期內開始。

上述的過程為冷復位,需要VSIM進行上電操作之后才進行的復位,而如下圖的過程為熱復位,VSIM不下電,僅通過VSIM去做復位操作。其時序圖如下所示:

在上圖所示的整個復位過程中,CPU必須保持VSIM和clk一直穩定。

另注意所謂的ATR即answer to reset,即SIM卡在收到RST信號后,向CPU發送ATR,表明SIM卡開始響應的過程。

在CPU收到ATR后,會先向SIM卡發送“命令APDU”,APDU為串行數據交互,是手機和SIM卡之間的一種握手協議,SIM卡在收到APDU之后,再返回“響應APDU”,從而識卡,若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干擾信號等問題使得APDU無法正常的發送和返回,即會發生掉下問題。

備注: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侵刪!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上的t1和t0,深度了解SIM卡的識卡機制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上的t1和t0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tonybus.com/newsone/57673.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