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外匯,首次點名四家銀行內保外貸違規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外匯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外匯
pos機外匯
《財經》記者 韓笑/文 袁滿/編輯
12月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再次公布20例外匯違規案例,其中首次點名通報了銀行違規辦理內保外貸的案例。此次處罰案例不僅涉及企業、個人和相關銀行,并首次對非銀行金融機構外匯違規行為進行通報。
據《財經》記者了解,此次外匯局通報的違規案例主要涉及企業逃匯、銀行違規辦理內保外貸、非銀行金融機構違規轉讓QDII投資額度,以及個人逃匯等違規行為,共計罰款59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外匯局首次點名通報了四家銀行違規辦理內保外貸的案例,涉及民生銀行、廈門國際銀行、華僑永亨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企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地方分行。
內保外貸業務是指,境內總公司出面擔保向境內銀行申請開立擔保函,境內銀行對境外銀行出具保函,境外銀行憑收到的保函向境內總公司下屬境外企業發放貸款。貸款既可以是外幣也可以是本幣,既可以用于境內也可以用于境外。
業內人士指出,內保外貸因順應了近年來外匯監管由“控流入、擴流出”向“控流出、擴流入”的轉變,從而得到了某種程度的政策支持。今年初,央行曾下發“9號文”放寬了境內企業從境外獲得融資的限制。
但是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也多次指出,在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激增的背景下,部分企業可能會利用內保外貸的通道轉移境內資產。內保外貸業務存在很多風險隱患,包括非理性投資風險、跨境資本管理風險和反洗錢合規風險等。(參見《財經》雜志文章“內保外貸中的資產轉移隱憂”)
在這些通報案例中,相關銀行大多未按規定進行盡職審核和調查,包括未對債務人主體資格、擔保資金來源、還款能力和還款資金來源及相關交易背景等。針對銀行違規辦理內保外貸業務,外匯局對四家銀行的地方分行處以罰款,并暫停廈門國際銀行珠海分行對公售匯業務3個月、華僑永亨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售匯業務3個月。
另外,外匯局也首次通報了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外匯違規行為,包括上海海通證券資產管理公司違反QDII投資外匯管理規定,向不具有QDII投資資格和資質的公司提供投資額度,累計凈匯出1628萬美元,且向外匯局提交不實證明材料;深圳諾安基金管理公司以QDII投資名義購匯匯出外匯資金298.7萬美元在境外結匯后又于當日匯回,以此套取境內外人民幣匯率價差。
此次通報還涉及企業逃匯、個人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的案例。在通報案例中,違規企業多通過虛構貿易背景,重復使用進口報關單或篡改海運提單構造轉口貿易等方式進行逃匯。在個人外匯違規案例中,涉及通過地下錢莊兌換外匯、通過境外POS機刷卡支付人民幣資金方式兌換外匯現鈔,以及借用他人購匯額度分拆購匯等行為。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外匯,首次點名四家銀行內保外貸違規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外匯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