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安裝pos機的工作人員掙錢,女工不分晝夜每天工作12小時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安裝pos機的工作人員掙錢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安裝pos機的工作人員掙錢
2020年,一場疫情讓口罩變得“比錢還值錢”?!安缓筒淮骺谡值娜送妗保钱斚碌牡厍蛲ㄗR。
前段時間,身邊很多人都表示“一罩難求”,在藥店里,一只普通一次性醫用口罩被賣到6、7塊錢,仍被搶購一空的情況比比皆是。而最近,韓國商店也開啟口罩易物模式:3個換醒酒湯,5個可理發。
平日里,河南長垣是中國生產口罩最多的地方。世界一半的口罩產自中國,中國一半的口罩產自長垣。疫情之下,為了摸清口罩的生產與供應情況,我們來到這里,一探究竟。
1,買不到口罩,客戶在門口大罵疫情之下,小城長垣比以往更加繁忙 ■
2月22日,我們第一次驅車來到長垣市丁欒鎮。
這里被稱為“中國衛材之鄉”,是我國衛生材料的主要集散地。擁有各類衛材生產企業70多家,經營企業2000多家,平時占據全國銷量50%以上。
當全國各地因為疫情管控,大街上仍然一片空寂時,這個小鎮卻比以往更加熱鬧。
救護車排著隊停在衛材廠門口,前來求援的醫院代表、業務經理們排著長隊拿貨,一些商販集中在回歸雙創園的馬路邊上倒買倒賣,衍生出了一個“馬路市場”。
本以為等在工廠門口,肯定不愁買不到口罩。但事實是,在有限的產能下,口罩躺在生產線上時,就已經被安排好了去向。來到工廠門前仍然搶不到口罩的大有人在。
一家衛材公司門前,排隊“領”口罩的業務員 ■
健琪醫療器械公司的總經理田書增,從事口罩生產行業30多年,剛和我們聊了幾句,他就哭了起來。
大約2月初,全國口罩最緊缺時,一個相處近20年的老客戶,因為醫院急需口罩,不遠千里,從黑龍江一路開著救護車來長垣拿貨。
但廠里沒貨,幾番交涉,客戶急得在工廠門口大罵起來?!岸嗄甑睦详P系,跑幾千公里到你這里拿幾箱口罩,你都沒有?!?/strong>
這件事深深刺痛著田書增,他覺得對不起老客戶,對不起前方需要口罩的大家。
這樣的情況,不止一次。大年初二那天晚上,面對拿不到口罩的客戶,田書增一連給人道了20多個歉,“對方罵娘的都有”。
健琪醫療器械公司的總經理田書增 ■
但除了道歉,田書增無計可施。他的工廠每天能生產15萬只口罩,只能緊著供給最需要的地方,絕大部分都支援湖北了,剩下的還要配合疫情指揮部統一調控。
供貨不足的,不止是田書增一家工廠。整個長垣乃至全國都是如此。
在丁欒鎮又轉一圈,我們又來到另一家口罩生產公司。工廠大門口,排了不下于20米的長隊,都是等著拿貨的老客戶。
據工廠負責人介紹,他們目前只有對極少量的老客戶,每周每人領一箱口罩,數量大約在2000個左右。雖然杯水車薪,但算得上一種安慰。
除了供貨壓力,各家工廠的負責人還需要每天頂著壓力給員工們打氣。
以前,工人每天上班8小時,現在機器不停歇,他們每天上班12小時,兩班倒。不少人最忙時每天工作15小時。
劉大姐講起做口罩經歷流下眼淚 ■
除了吃飯、上廁所,他們幾乎連軸轉,長期疲勞積壓的負面情緒已經在崩潰邊緣,一觸即碎。此刻的勞動,已經無法用工資衡量。
強大的供貨和生產壓力,讓這個小鎮的人們,個個變得十分脆弱敏感。
2,熔噴布從1萬漲到20多萬人們缺口罩、產能仍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并非廠家不想擴大生產,而是因為大家都面臨著一個痛點:原材料緊缺、價格暴漲。
口罩生產過程 ■
制造具有醫用防護級別的口罩,需要3層無紡布,其中中間層是“熔噴布”。
熔噴布被稱為口罩的“心臟”,是過濾病原體微生物、體液、顆粒物的重要材料。
疫情發生前,一噸熔噴布的價格大概1萬左右,現在已經漲了到二三十萬,仍供不應求。
一家口罩生產廠的負責人曾經“先是拜求,再是叩求,最后跪求”才向合作多年的湖北某熔噴布企業爭取來每天一噸,每噸22萬元的熔噴布供應。
疫情發生后,五菱汽車、尿不濕工廠等許多企業改造生產線,生產口罩和防護服。丁欒鎮不少廠商也擴充了口罩生產線,有些廠員工從100多人增加到700多人,口罩機從2臺增加到了10臺。
口罩生產線增加,意味著熔噴布需求進一步擴大。然而在全國范圍內,熔噴布的供應并不能迅速滿足需求。
生產口罩所需的熔噴布 ■
一方面是因為熔噴布生產投資大,回報率高,原本口罩需求量不多,做熔噴布的企業很少。另一方面,熔噴布生產設備投產周期很長,如果從國外進口,至少需要一個月。即使國內企業可獨立生產,周期至少也要3個月。
盡管,疫情發生后全國各地也投產了很多新的熔噴布生產線,但產能受限的困境依舊明顯。
在由國資委科創局等發起的“醫療防控物資生產供需對接平臺”上,前100條需求信息中,將近一半是關于熔噴布的。
1噸熔噴布能滿足10臺口罩機1天用量,大約可生產100萬只口罩。
在長垣市,有一些小企業因為缺少熔噴布,口罩機停了下來。而條件好一點的衛材廠負責人也表示:每天都在打電話求熔噴布,防止第二天“斷糧”。
很多企業在求購噴布 ■
3,口罩“倒爺”,10天交易數百萬元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難免催生出地下交易鏈條。丁欒鎮醫療器械回歸雙創園的馬路邊上,“藏”著很多“倒爺”。
疫情發生后,口罩成了稀缺品。很多人把目光投向這里,紛紛趕來“做生意”。
從武漢來的業務員告訴冬呱編導買不到口罩 ■
據新京報報道,30歲左右的范超,大年初十從安徽省亳州到長垣倒賣口罩,10多天時間,交易額已超百萬元。
“倒爺”們拿貨渠道各不相同,有人托關系從廠里直接拿貨,有人將醫院多余的貨拿出來賣,也有人先從商家手里拿高價貨,再加價幾毛錢售賣。
有“倒爺”坦言,現在長垣口罩由政府調配,口罩廠和個人不得私自售賣,“廠里沒有關系都拿不到貨”。
一些需要口罩的醫藥代表和業務經理在廠里拿不到貨,只能從他們手中高價買入。而經過幾手倒賣流入市場上的口罩,價格上漲5~10倍。
最開始時,回歸雙創園馬路邊上各色“倒爺”們明目張膽,有人直接把口罩堆在路邊叫賣,生意火爆,形成了“馬路市場”。
長垣警方突襲“馬路市場”查獲25萬只口罩 ■
為了不留“把柄”,不少人只接受現金交易,因此,馬路市場上還催生了pos機套現交易。
“倒爺”們已經嚴重擾亂市場秩序,2月20日,長垣市公安局對“馬路市場”突襲,現場控制17名違法套現人員,暫扣“三證一單”手續不全的口罩25萬只。
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們第二次來到丁欒鎮時,這里的“倒爺”并沒有完全消失,而是變得隱蔽起來。
“地下交易”主場搬到了馬路對面;把車停在路邊后,會有人走過來低聲詢問要不要口罩;也有人更謹慎,要求我們出示資質證件后才肯繼續交談。
當時,一個“倒爺”對我們說,一個醫用外科口罩15元,但是從一家企業的出庫單上來看,當時一個醫用外科口罩的出廠價不超過3元。
清理后依然存在的口罩“地下交易” ■
通過兩次探訪,用“反差”,來形容疫情之下的長垣口罩市場最好不過。
生產者們一邊向上游催原材料,一邊被客戶催口罩;工廠里,工人們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努力生產口罩支援前線;工廠外“倒爺”們拿著別人的勞動賺取不義之財。
對于戰疫,長垣既是大后方也是最前線。從春節期間緊急復工復產,到如今生產線仍然24小時不停歇,口罩產量達到平時30倍。
根據3月2日國家發改委官方公布數據,我國口罩日產能產量已雙雙突破1億只,口罩缺口逐步減小。目前全國各地患者也正在逐漸清零,我們的生活正逐步恢復正軌。
但反觀近一個月前的場景,透過這個口罩“兵工廠”,我們明白:疫情像一面鏡子,照出世間百態的同時,檢驗著長垣,也檢驗著我們每一個人。
文案丨張亞靜 盧月麗
運營丨李廣博 盧月麗 李婧琨
以上就是關于安裝pos機的工作人員掙錢,女工不分晝夜每天工作12小時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安裝pos機的工作人員掙錢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