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支付是否能替代pos機,能否取代掃碼支付

 新聞資訊2  |   2023-05-25 09:22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手機支付是否能替代pos機,能否取代掃碼支付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手機支付是否能替代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手機支付是否能替代pos機

手機支付是否能替代pos機

現金支付、信用卡支付、移動支付……到如今,刷臉支付成為了新的趨勢。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巨頭在這個新戰場展開了激烈角逐。 當你還在感嘆掃碼支付帶來的便捷時,刷臉支付的時代是否在悄然到來? 如今,掃碼支付仍然是最主流的支付方式,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刷臉支付正在成為一種新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效率更高的刷臉支付。 然而,還有一部分人出于安全隱私等問題的考慮,對刷臉支付存在一定的顧慮。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對于用戶關心的安全性,有關部門正在推進人臉識別領域相關金融標準的制定,以明確在這部分信息采集、傳輸、存儲、利用等環節的安全管理要求。 刷臉支付時代將至? 刷臉支付現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了。無論是餐廳、銀行、醫院還是超市等場景,都隨處可見刷臉支付的身影。 近兩年來,刷臉支付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正在馬不停蹄地追趕著掃碼支付的腳步,憑借良好的支付體驗,受到了年輕群體的追捧。 根據「支付百科」作者的親身體驗,刷臉支付需要經歷3個步驟,不到10秒。 以前用戶支付時要打開App、點擊二維碼,掃碼完成支付?,F在刷臉支付只需要識別人臉和輸入手機號,無需輸入密碼等,節省了許多收銀時間。 相比二維碼、NFC等移動支付手段,“刷臉支付”再一次省去了手機這個介質,在不久的將來,手機或從支付場景中慢慢消失! 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統計顯示,2018年以來,人臉識別在手機解鎖、身份驗證、支付等方面廣泛應用,并已成為主流趨勢,目前85%的用戶愿意使用刷臉支付等生物識別技術進行支付。 并且,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愈加成熟,支付安全性得到了可靠的保障,刷臉支付將會在更多場景中得到應用。 這意味著刷臉支付的時代真的要來了嗎? 巨頭布局新賽道 前瞻產業研究院人臉識別行業發展現狀報告顯示,到2022年,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75.95億美元,增速達每年20%。 廣闊的市場前景,使支付巨頭們早已嗅到“刷臉支付”的巨大商機,紛紛盯上了這塊大蛋糕。 早在2017年9月1日,支付寶就實現全球首次刷臉支付的商用,在肯德基的KPro餐廳上線刷臉支付,帶起了一陣“刷臉潮流”。截止2018年12月底,全國100多個城市300多家KFC已經支持刷臉支付。 今年4月,螞蟻金服正式推出了支付寶新一代刷臉支付產品“蜻蜓2代”,為商戶提高收銀效率的同時,也會商戶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作為支付寶的老對手,微信支付也不甘示弱,加速刷臉支付在全國的落地,刷臉支付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2019年3月,微信發布刷臉支付設備“青蛙”。微信刷臉支付已經在全國幾百家商戶落地,尤其是一二線的商超,例如家樂福、步步高、天虹、百佳、濰坊百貨、利群超市等。 ? 微信支付團隊表示,“2019年我們會在零售、餐飲、服飾美妝、醫療、酒店景區等更多場景結合微信生態的產品能力,落地刷臉支付?!?有別于微信和支付寶,中國銀聯在央行的指導下,也在做自己的刷臉設備。央行要求,刷臉支付也需要輸入PIN碼,這里人臉更像銀行卡號,這樣的做法更安全,類比起來更像POS機的用法。 ?

去年12月,中國銀聯在北京、上海多家商超上線刷臉支付服務。只需在云閃付APP上注冊并開通“刷臉支付”服務,選擇一張銀聯卡作為默認支付卡,就可以直接“刷臉”完成支付。 三巨頭齊發力刷臉支付領域,也使“刷臉支付”成為支付行業的熱詞。 刷臉支付的挑戰 在刷臉技術日漸成熟,越來越多的商家與店鋪應用了刷臉設備。對此,刷臉支付領域的專家對「支付百科」表示。刷臉支付多應用于特定支付場景,例如:景區、火車站或機場等;可以預見的是,在一段時間內,刷臉支付并不會像掃碼支付一樣成為主流,目前只是作為移動支付的一個補充。 一般來說,指紋、虹膜等生物特征與人類生命相伴而生,不隨個人主觀意愿而發生變化,難以針對不同業務、渠道、場景等進行安全隔離。與刷臉支付相關的安全問題也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 生物信息如何保證安全?“目前,確實沒有太好的辦法。這些生物信息很有可能被不法商販賣到黑市去牟利;如果積累了足夠多的數據后,也有可能被賣到其他有需求的公司?!鄙鲜鰳I內專家有些憂心地對「支付百科」表示。 此外,用戶生物特征普遍暴露在商場、飯店等各種公共場所,不法分子有可能通過遠程、非接觸方式,在用戶本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無聲無息”地非法批量采集生物特征信息。 此前,公安機關會同北京網絡行業協會、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單位發布了《互聯網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指南》(下稱《指南》),對個人信息保護予以規范。 《指南》對互聯網公司如何采集、保存、應用、轉讓、公開披露個人信息進行了具體規定。尤其對終身無法改變的人臉、聲紋等個人生物特征數據的采集、保護進行了約束。 從司法層面講,《指南》雖沒有強制效力,但公安部制定的文件屬于部門規范性文件,雖然在法院判決中不能作為直接依據,但仍可以間接依據的方式,在法院判決中得到使用。 「支付百科」了解到,目前人臉識別領域,需要監管加強頂層設計與規范引導,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制定出臺適應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應用的法律法規,加強生物特征數據濫用、侵犯個人隱私等行為的管理和懲戒。 近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207.1萬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86.8萬億元,同比增長72.2%。 與已經非常成熟的掃碼支付相比,目前刷臉支付仍處于推廣階段,短時間內很難取代掃碼支付的位置,掃碼支付依然會是C端市場的主流。 線下消費的豐富場景,包括乘坐公交、地鐵等,大都還是通過手機支付來完成。 「支付百科」認為,考慮到現實因素和支付環境,刷臉支付的落地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支付巨頭始終需要“以人為本”,設身處地為用戶考慮,不斷提高刷臉技術服務水平以及用戶黏性,或可加速刷臉支付的普及速率。

最后,關于大家好奇的幾個問題,「支付百科」詢問業內專家后得到專業回復如下。 Q:雙胞胎使用刷臉支付的不會出現問題嗎? A:雙胞胎雖然長得像,但并非無法辨識。雙胞胎的瞳距與耳朵形狀都不相同,依據算法在后臺比對,刷臉設備可以識別雙胞胎。 Q:臉部整容可以識別嗎? A:一般情況下,微整不會影響人臉識別;但是如果整容面積過大,則會對識別造成影響。當然,如果面部變化過大,術前需去公安進行備案,術后重新進行信息采集,否則將會對生活造成影響。 Q:刷臉支付可以識別“老賴”嗎? A:理論上來說,當刷臉支付設備大規模普及后,有望與央行征信系統及相關數據打通,將可識別“老賴”。

以上就是關于手機支付是否能替代pos機,能否取代掃碼支付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手機支付是否能替代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tonybus.com/newsone/52707.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