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pos機能刷萬事達,萬事達卡為何爭當銀行卡清算市場的

 新聞資訊  |   2023-07-01 10:42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什么pos機能刷萬事達,萬事達卡為何爭當銀行卡清算市場的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什么pos機能刷萬事達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什么pos機能刷萬事達

什么pos機能刷萬事達

繼2018年11月央行通過美國運通的中國合資公司「連通公司」籌備銀行卡清算機構之后,近日國內銀行卡清算市場再起波瀾。

2月22日,市場消息稱,萬事達卡有望與網聯清算公司合作,成立人民幣銀行卡清算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美國運通和萬事達卡之外,作為美國三大卡組織之一的Visa也被爆出正在進行“兩手準備”:一方面以獨資形式外資銀行卡機構清算牌照,另一方面嘗試與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以及光大、招商和浦發三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通過合資形式著手牌照突破。

我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為外資機構進入銀行卡清算市場創造了巨大想像空間。外資機構的“爭先恐后”也顯示出銀行卡清算業務的對國際卡組織的利潤空間和誘惑力之大。

銀行卡清算到底是一門怎樣的業務?

銀行卡清算業務,是指通過制定銀行卡清算標準和規則,運營銀行卡清算業務系統,授權發行和受理本銀行卡清算機構品牌的銀行卡,并為發卡機構和收單機構提供其品牌銀行卡的機構間交易處理服務,協助完成資金結算的業務。

執行清算業務的主體是銀行卡轉接清算機構,又稱卡組織(信用卡組織/銀行卡組織)。目前國際上的五大卡組織包括銀聯、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和日本JCB。

卡組織的誕生源于銀行間的資金轉接清算需求。在整個清算業務鏈條中,涉及發卡行、持卡人、商戶、收單行和清算機構。其中卡片的資金由發卡銀行來承擔的,卡組織是一個轉接清算渠道的建設,它需要鋪設轉接清算的網絡,并制定并推行支付卡跨行交易業務規范和技術標準。

由卡組織來鋪設交易清算網絡有實際上也是基于專業化分工的要求。1966年visa和萬事達卡剛誕生的時候,由于不是每一家銀行都有鋪設渠道的能力,而且每家銀行單獨鋪設渠道、pos機和商戶談合作的人力和資金成本很大。因此各家銀行組成了卡組織聯盟,銀行負責發卡和收單,資金流直接由發卡銀行轉入收單銀行,卡組織負責從發卡銀行接收信息和向收單銀行發送信息,同時通過建設線下通道,幫助結算,相當于為跑在各個銀行之間資金修路。

在發卡行、持卡人、商戶、收單行和清算機構組成的“五方模式”中,持卡人在消費時,商家需要向發卡行和收單行支付手續費。由于清算機構為銀行提供授權、清算、交割服務,因此卡組織的利潤來源于發卡行和收單行的服務費。但從最終的利潤來源看,發卡行、收單行、清算機構的收入均來自于商家的手續費。

據了解,在我國,消費者每刷卡消費一次,商家就要有0.5%-2%不等的手續費支出。按照央行規定,線下POS收單業務的手續費分成是7:2:1,即發卡機構取七成,收單機構取兩成,轉接清算機構(銀聯)取一成。

進入中國市場,三大國際卡組織為何“蠢蠢欲動”?

目前,銀行卡已成為社會公眾使用廣泛的非現金支付工具。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8)》顯示,到2017年年末,我國銀行卡累計發卡量達70.3億張,2017年全國共發生銀行卡交易1494.3億筆,全國銀行卡交易金額達到734.6萬億元,銀行卡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48.7%,以商戶繳納的最低手續費率0.2%計算,2017年我國的銀行卡清算市場最低達1 .5萬億元。

在市場主體上,人民銀行于2002年批準成立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建設和運營全國統一的銀行卡交易處理和資金清算系統。銀聯也是目前國內僅有一家銀行卡清算機構。

這里不得不提的是“網聯”。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繞道銀聯,與銀行直連進行“準清算”業務以后,央行希望通過自己的清算平臺為第三方支付賬戶和銀行卡賬戶之間的交易提供集中清算。于是在2017年8月,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名義發起了網聯清算有限公司。需要注意的是,網聯股東中還包括了支付寶、財付通等八家支付公司。央行在112號文也提及,網絡支付清算平臺并不是銀行卡清算機構,最終也不會對外發放牌照。

2018年,伴隨著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放寬等多項推動金融行業的開放政策落地以后,外資機構進入我國金融市場出現了實質的利好。Visa、萬事達卡、美國運通在紛紛向央行遞交了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申請書。2018年11月9日,首張外資銀行卡機構清算牌照正式落定美國運通。

央行表示,開放銀行卡市場有利于為產業各方提供多元化和差異化的服務,培育公平競爭環境,構建合理穩健的產業結構,提升我國銀行卡市場服務水平。

根據2015年4月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申請成為銀行卡清算機構的申請人要應當滿足以下主要條件:

1、具有不低于10億元人民幣的注冊資本;

2、主要出資人(持股20%以上的單一主要出資人或者合計持股25%以上的多個主要出資人)應當滿足下列主要條件:(a)申請前一年總資產不低于20億元人民幣或者凈資產不低于5億元人民幣,(b)提出申請前應當連續從事銀行、支付或者清算等業務5年以上,連續盈利3年以上,以及(c)最近3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

3、有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銀行卡清算標準體系。

此前,外資清算機構僅能通過與銀聯互相授權共同發行帶有機構和銀聯標志的

以提供境內外消費服務。所謂雙標卡,指的是卡面上印有兩個發卡組織標識的銀行卡。絕大部分雙標卡是信用卡,小部分是雙標借記卡。國外沒有雙標卡,全部是單標卡。

棄銀聯,牽網聯,萬事達卡意欲何為?

相較于成立已經超過15年的中國銀聯,網聯還是個不到兩歲的“新生兒”。萬事達卡為何選擇牽手網聯?

首先,由于網聯負責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間線上的業務對接,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移動終端的普及,第三方支付機構所支持的移動支付業務市場規模十分可觀。根據易觀智庫的研究數據顯示,2017年第4季度我國國非金融支付機構綜合支付業務的總體交易規模達49.66萬億元,環比增長17.8%。線上交易量的增長帶來的清算需求也必然非常強烈。對于萬事達卡來講,這也是一次爭取從的難得機遇。

其次,近年來,伴隨著銀聯在海外的快速發展壯大,

。銀聯國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銀聯受理網絡已經延伸到全球168個國家和地區,覆蓋超過5100萬商戶、275萬臺ATM。此外,銀聯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砸重金搞促銷,很多雙標卡持卡人在境外刷卡也能使用銀聯通道,這搶食了國際卡組織的市場。在國內,銀聯長久以來形成了的近似“壟斷性”的銀行卡清算地位,這種的“雙向競爭”的局面更使得二者合作的機會更加渺茫。

從清算產業的格局來講,越來越多的國際卡組織謀求進入中國,能夠激勵國內卡組織、清算組織等進一步直面國際競爭,推動產業鏈與平臺模式的優化。同時,海外卡組織也可能在跨境支付服務方面有所著力,并且在聚集和服務高端用戶、改善用戶體驗方面體現出自身特色,從而滿足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的境內外客戶新需求。對于消費者而言,能夠有更豐富的選擇,更優質的體驗,享受更高性價比和更高水準的服務。

總的來說,外資清算機構以各種方式進入國內清算市場是件好事,可以預見的是,外資機構將成為那只“鯰魚”,攪動國內市場競爭的水花,同時外資帶來的技術以及境外客戶網絡必然互惠雙方。期待新力量對市場引發的微妙變化!

以上就是關于什么pos機能刷萬事達,萬事達卡為何爭當銀行卡清算市場的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什么pos機能刷萬事達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tonybus.com/news/76330.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