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使用pos機,為什么不用移動支付

 新聞資訊  |   2023-05-13 09:46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不想使用pos機,為什么不用移動支付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不想使用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不想使用pos機

不想使用pos機

去年3月,美國新冠疫情確診病例達到12萬的時候,一個美國小伙錄視頻說:我特別想回中國。

視頻中,除了表達對中國控制疫情速度羨慕之外,他還舉了很多例子,比如超級現代化的基礎設施、高速鐵路、地鐵和完善的安保,小伙甚至在推特上質問美國:

“我們交的稅去哪了,為什么我們的社會沒用上這些高科技?”

在小伙的眾多舉例中,最讓國外網友共鳴的是中國的移動支付。

一位加拿大小哥在評論區吐槽,回國后他和朋友一起去吃飯,最后要AA制支付餐費。結果拿著現金去排了20分鐘隊,好不容易才搞定:“如果在中國,我們開啟群收款1分鐘就搞定了。”

在國外知乎Quora上,從2016年開始就陸續有人開貼討論,CNN那年還專門派了一名記者到中國體驗無現金生活。

彭博社直接發文稱:這就是一場革命。

然而,在“帶路黨”的眼中,基本上每個中國搞得好西方不行的東西,都會被打上“不合理”的標簽,移動支付也不例外。

根據央視數據,截至今年2月,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已經連續3年全球第一,覆蓋用戶超過了8個億。

一口氣把移動支付做成世界老大,這是中國在自嗨嗎?

01

從上面幾個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國外網友也特別想用移動支付,這是一塊很大的市場。那么西方為什么不大力發展呢?

之前,一篇《美國為什么不用移動支付?看完你就明白了》的短文在網上很火。

作者認為美國人人都有信用卡,走到哪都能刷,并列舉了諸多好處,稱是綁定借記卡的移動支付所沒有的。簡而言之,美國人不搞移動支付又是“技高一籌”了。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文章得出的結論中,有兩點特別值得懷疑:一是美國是不是真的人人都有信用卡;二是信用卡是不是真的走到哪都能刷。

據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統計數據:2019年,美國使用信用卡的人數占總人口的67%,還遠談不上人人都有。

認為走到哪都能刷就更不靠譜了。知乎上有位在國外留學4年的博士寫過一個答案:

“一些出租車,預約的清潔工,小快餐店,小理發店和集市里的攤位并沒有pos機,除了小額支付不需要簽名稍微節省了步驟以外,和國內用卡環境沒有本質區別?!?/p>

相比國內移動支付,美國這套信用卡體系明顯是既不全面又不普及,仿佛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美國并不缺乏高科技互聯網企業,蘋果和谷歌也早就洞察到用戶需求,甚至還趕在騰訊、阿里之前就把移動支付做了出來。

中國為何能后來者居上呢?說起移動支付,很多人習慣把功勞放在微信和支付寶頭上,順便再把國有銀行拉出來批判一番。

可這些人都忽略了一點:第三方支付能做起來,本質上是需要國有銀行系統對它的配合。

美國第一點就輸在了這里。美國的銀行是資本家的銀行,主要考量目標是成本和賺錢。所以,即使在明知對大眾有利的情況下,它也不愿意“白干活”配合喬布斯們。

除此之外,移動支付的另一個基礎是電信。這方面美國就更差勁了,只有區區20多萬座基站,連黃石公園大部分都沒有信號。

掏出手機都連不上網,還談什么移動支付呢?

02

相對的,我們再來看中國。支撐移動支付的基礎是儲蓄卡。

中國是辦理全功能銀行儲蓄卡全世界最快最便捷的,全國有22萬多家商業銀行網點,每一家網點你帶著身份證進去就能辦,不會收你一分錢。

很多人覺得這沒什么。這有什么了不起的嗎?但絕大多數歐美銀行根本無法實現這一點。原因是:

發行大量的帶有各類功能的銀行卡,意味著巨大的發卡工本、人力成本、后臺運算成本等。

所以,歐美銀行會設置開戶條件、費用、等待時間等,篩選掉大量沒錢的普通客戶。

中國的銀行是以國有經濟為核心的經濟體制。2002年,在中國政府主導、推動下,中國大陸境內的85家金融機構、政府機構和其他法人共同發起建立了中國銀聯。

通過銀聯跨行交易的清算系統,實現了“讓銀行多跑腿,讓老百姓少跑腿”。

在對人民有利的情況下,銀聯很多事情都好商量。從開卡到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轉賬結算,這才有了微信和支付寶的大跨越式發展。

其次是,中國的電信覆蓋率太高了!中國有500萬座基站,是全世界大國中遙遙領先的第一名。

5月9號,中國鐵塔發布了一條微博視頻,詳細講述了在深山里修建一座基站有多難。

“坡度60度,鐵塔固件重達800斤,10個工人一步一步推上山……”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基座只是為一個僅有20個人的村莊建的,基座建好后,這里的老百姓打電話再也不用從家里走到山坡上了。

像這種不計成本的基建投入,美國以賺錢為核心的電信公司也是不會去做的。

在這方面,中國的銀行也走到了私企前面,在那些特別偏僻沒有網絡可支撐掃碼的地方,銀聯聯合銀行率先實現了離線支付,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正式啟動了:

“移動支付便民工程”。

中國銀聯

建黨百年之際,銀行業聯合發布#移動支付便民工程 視頻,人民在哪里,我們就在哪里!在中國人民銀行的組織領導下,產業各方已將便民工程深入到交通、零售、餐飲、文旅、教育、醫療、公共繳費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并通過發放鄉村振興卡、推廣農產品收購等業務助力鄉村振興。

視頻號

3分鐘帶你走遍全國探訪移動支付便民工程

03

2018年12月,一輛公交車從布達拉宮山腳駛過,70多歲的桑塔掏出新換的智能手機,打開云閃付App,“嘀”一聲完成了掃碼。

老人說:“每個星期我都會去布達拉宮,以前要走十多里山路,現在一趟公交就能到了,方便!好!”

這輛“乘公交用云閃付”的公交車見證了西藏的發展變遷,也見證了移動支付便民工程開始遍及城鄉。

至此,在雪域高原,乘客坐公交也和首都北京一樣方便、快捷。

雪域高原的支付便利只是移動支付便民工程建設的一個縮影。

在云南怒江,丙中洛鄉小茶臘村是由獨龍族組成的村落,全村四十多戶人口,目前都以年輕人為主。

村民魯新林說,時候村里老人家居多,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他也曾在幾年前前往珠海打工,后來因為家鄉發展,回到了小茶臘,成為一名水渠工人,也貸款買車做起了民族織布的生意。目前村里完成了新房修繕,小孩也都在鄉里的中心學校上學,免學費免費吃住。

當地,銀聯聯合銀行打造了346個村級普惠金融服務站及愛心扶貧超市,當地農民可在惠農站獲得補助。公共交通、加油站、水電繳費、院校食堂、醫院也已完成云閃付覆蓋。

特別是鄉村振興卡的發布,讓當地村民“在家門口也可以貸到款”,通過鄉村振興卡貸款購買新車,將織的布、種植的草果等銷售出去,日子越過越紅火,通向了致富之路。

眼看日子越來越好,魯新林最大的愿望就是女兒以后能考上大學。

在四川廣元涼山鄉,昔日里村頭的小賣部如今兼職起了“小銀行”,村民們熟練的使用云閃付取錢、轉賬和繳費,只需幾秒鐘就能到賬,過去取錢還要跑70里蜿蜒的山路已經成為了歷史。

在山東壽光,近30%蔬菜供銷合作社采用銀聯產銷服務平臺進行支付結算,打造農產品產銷服務平臺。菜農們解決了賣菜困境,菜商也不用再一趟趟跑銀行,在田間就能通過云閃付進行結算,成就了方便快捷的“田間財務室”。

在內蒙古赤峰,居民無論買菜買肉還是買衣服,都習慣拿出云閃付結賬,一張張惠民優惠券讓日常消費變得更加實惠。

從2017年開啟“移動支付便民工程”至今,已經累計:

為39個城市地鐵、1750余個市縣公交開通了銀聯移動支付;

為3300所學校提供了銀聯移動支付產品服務;

聯合各地政府發放的惠民消費券,為全國216個城市直接拉動消費超過了76個億。

除此之外,在零售、餐飲、文旅、數字政務等場景上,銀聯產品也起到了賦能實體商業,助力商圈經濟蓬勃發展的帶頭作用。

根據最新統計結果,累計超過30萬家百貨超市便利店的品牌門店、10萬家餐飲TOP品牌門店,約1700個5A和4A級景區、150個酒店品牌及2.5萬家門店已開通銀聯移動支付。

就像中國基建工程一樣,中國銀聯和銀行一起,真正做到了群眾在哪里,移動支付就在哪里。

尾聲

最近幾年,“下沉”是個很火的市場概念,但肯主動“下沉”為老百姓做點實事的企業并不多。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仍有5.6億農村常住人口,分布在約53萬個村級行政區內,相對城鎮常住人口,這是一個分散、碎片化的群體,有些傳統的銀行服務也常面臨鞭長莫及。

中國銀聯除了推出云閃付APP外,還深入貫徹落實了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向縣域農村延伸,在短短4年內就打造了90個“移動支付引領縣”,超3220萬張鄉村振興主題卡,建設了近3萬個惠農站,加快了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提檔升級。

恰逢建黨100周年,銀聯聯合銀行業再次用實際行動做出了積極呼應:

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安全、便捷、高效支付服務的需求,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銀聯將聯合產業各方之力,繼續把移動支付便民工程推廣下去,用支付為人民服務。

以上就是關于不想使用pos機,為什么不用移動支付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不想使用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tonybus.com/news/41042.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