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店寶pos機費率,每個月4000萬私域GMV的觀夏

 新聞資訊  |   2023-05-06 14:44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開店寶pos機費率,每個月4000萬私域GMV的觀夏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開店寶pos機費率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開店寶pos機費率

開店寶pos機費率

編輯導語:做電商,大部分人優先選擇的平臺是天貓、淘寶。然而,作為新晉的國朝品牌、每個月4000萬私域GMV的觀夏卻拋棄電商平臺、選擇自建商城。本文從平臺公轉私、破價、免交流量費和平臺抽成三個方面分析了觀夏為什么選擇不做天貓/淘寶/京東店……一起來看看吧。

觀夏這個新晉的國潮品牌,在國內堪稱“現象級”:

別人搶著找谷愛凌等明星做代言,他們呢,堅持把鏡頭只對準自己的產品;別人在直通車燒錢“卷”流量,他們呢,堅持聚焦微信商城;別人在各個平臺瘋狂做店播、達播,他們呢,堅持在公眾號和小紅書這一畝三分地上種草;別人的私域轉化靠社群瘋狂打折大促,他們呢,不光不做社群、不打折,相反卻定價遠高同行,還玩兒饑餓營銷……

根據大年此前通過一些渠道得到的信息,就是一個這樣有點“奇葩”的品牌,每個月小程序商城營收就超過了4000萬(現在可能更高)。

肯定有人要問了,光一個小程序就年收幾個億,線上天貓淘寶店等一鋪開,各種帶貨直播一合作,一年少說不得賺他10幾個小目標?

如果生意總量、利潤率真的可以簡單地跟渠道總量劃等號的話,全國超過5000家門店的xx咖啡,就不至于到現在還在虧損了。

當然,現在不做不代表以后永遠都不做,但至少現階段,觀夏選擇不做天貓/淘寶/京東店……的背后,在大年分析看來,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一、自主掌控用戶數據,免去平臺公轉私煩惱和風險

這個原因,在大年看來,應該是觀夏現階段拋棄電商平臺、選擇自建商城的最主要的原因。

對品牌尤其是初創品牌而言,想要快速起量,選擇在公域平臺起盤比如天貓是最快的方法,因為這里有海量的用戶,有成熟的流量變現打法。

但流量成本一直在上升,單純靠采買流量的“輸血”式打法,不管對哪個品牌方,都是吃不消的。

所以,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自建私域,通過圈養和維系好一批鐵粉,提高鐵粉的復購率,提升存量用戶的全生命周期價值(LTV),來創造更多的營收。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留量”打法。

但是,“留量”打法的前提是用戶愿意“留”下來。如果品牌在自己的私域,依舊把用戶當成單純的“流量”來利用,比如不分青紅皂白地在微信上/微信群里瘋狂群發各類促銷信息,遲早會導致用戶的流失。

所以,想讓用戶留下來,就要先創造讓用戶愿意留下來的理由,最簡單的就是為用戶創造他拒絕不了的價值,可以是為他提供了更有針對性的內容輸出、相見恨晚的線上社交場所、推薦了符合他個人喜好的產品……

這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千人千面”式的私域運營。

“千人千面”這個詞,最早我們聽得最多的是淘寶官方的宣傳,不同的用戶打開淘寶界面,會收到淘寶不同的智能推薦。

這個技術能得以實現的根基,是淘寶對用戶標簽體系的日益完善,官方可以基于用戶過往的消費品類、消費單價、消費頻次、站內瀏覽行為,為用戶進行更個性化的產品推薦,不斷優化“人貨匹配”的精準度和效率。

放到私域里,這套基本邏輯不變:想要提供“千人千面”的精細化運營,離不開私域體系內品牌對用戶標簽的日益完善。換言之,我們要在私域體系下,掌握越來越多的用戶行為數據和消費數據,以此判斷用戶對什么內容、產品感興趣,他們的消費喜好、消費能力、消費周期如何。

但是,這些敏感的、極具商業價值的數據,公域平臺比如天貓,不會輕易給到商家,即使能給,也是有償的而且大概率是被“閹割”過的。

這種情況下,很多品牌,尤其是對精細化用戶運營有長遠規劃的品牌,會選擇自建私域,比如自建APP或者基于微信生態布局。

在微信生態下,承擔內容觸達的公眾號、朋友圈、視頻號,承擔用戶交互的企微、企微群,承擔轉化的小程序、直播帶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私域種草、成交閉環;而且基于企微的1000多個開放接口,品牌可以在合規基礎上,拿到用戶的完整信息,為下一步的精細化運營打下基礎。

當然,可能有些人要說,天貓商家可以通過包裹卡、通過AI外呼引導用戶到私域?。?/p>

一方面,公轉私的過程存在大量的用戶流失;另一方面,隨著阿里系對私域引流的限制不斷加劇,公轉私的行為風險一直在上升。

此外,公轉私的過程中,品牌還需要解決兩邊用戶數據同步的問題,也就是天貓用戶的數據要與微商城用戶數據打通、會員權益打通,需要進行技術投入不說,兩邊的數據同步目前也很難做到實時,對私域用戶的體驗也還是有影響的。

所以,如果一開始就選擇了自建私域,自己創造游戲規則,站在上帝視角去與用戶交互,就免去了受人所制的煩惱和長線的麻煩,實現“用戶數據自由”。

觀夏,何樂而不為呢?

二、免去“破價”煩惱

很多品牌方的控價體系,在各大電商平臺的“干擾”下,可謂苦不堪言。

道理很簡單,逢年過年、營銷節點,電商平臺為了拉攏消費者、拉高平臺營收業績,都會推出各種平臺補貼、跨店滿減優惠等,直接導致品牌“破價”。

破價會帶來一系列麻煩:

對于有經銷商體系的品牌而言,線上的破價,意味著線下渠道的生意被搶走,會得罪一票經銷商;

對于有自營渠道、線上商城的品牌來說,某些渠道的破價,意味著要搶自營店比如小程序商城的生意,而且當小程序商城下單用戶一旦發現其他渠道價格更低,還會給品牌帶來更多的售后壓力;

此外,破價還可能導致一些“黃牛黨”到平臺掃貨,在大促過后,在各種渠道竄貨,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

為了避免“破價”帶來的麻煩,甚至有品牌方不惜自討腰包,在平臺大促期間,將自己在電商平臺上架的貨品“買回來”,真的是操碎了心。

所以,不跟著電商平臺走,其實也一定程序上可以避開這些煩惱。

三、免交流量費和平臺抽成

天貓平臺的曝光資源位有限,但品牌商家卻無限多,在天貓這個公域平臺,為了獲得更多的曝光,商家不得不花錢購買曝光。

有人燒錢買直通車,有人花坑位費讓李佳琦們幫忙帶貨,有人“斷臂求生”虧錢在淘寶客推廣……為的都是提高自己在公域的曝光和銷量,優化店鋪排名。

其次,在別人搭建的平臺上做生意,總歸是要交“保護費”的。正如線下開店要繳納鋪租,在電商平臺開店,比如天貓開店,除了要支付押金,還要被平臺抽取3-5%的“技術服務費”。

按照觀夏4000萬的月銷售體量,平移到天貓就意味著每月要向平臺繳納120萬+的服務費。

相比之下,小程序商城除了每年固定向技術平臺比如有贊,繳納幾萬元的技術服務費,最大的開銷,就是微信支付平臺6‰的手續費而已。

此外,運營一個天貓店鋪,還需要聘請專業的運營團隊或者代運營商。

所以,如果同樣的生意體量從小程序搬到天貓,觀夏從運營團隊成本、到流量成本、到平臺抽傭成本,一個月就可以節省出近200萬的預算。

四、總結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品牌初創期放棄天貓這個城池的觀夏,看起來在挑戰用戶的消費習慣,在做一件“撿芝麻丟西瓜”、吃力不討好的事,但也正是因為這樣,讓觀夏更能把有限的人力、財力、時間聚焦在產品和內容的打磨上,聚焦在私域用戶的運營中

成立短短幾年,篇篇10萬+的公號閱讀,一貨難求的火爆“飯圈”現象,單月4000萬的小程序GMV,就是最好的例證。

本文由@大年聊私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以上就是關于開店寶pos機費率,每個月4000萬私域GMV的觀夏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開店寶pos機費率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tonybus.com/news/38360.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