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數字貨幣對pos機的影響,央行數字貨幣投資機會分析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數字貨幣對pos機的影響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數字貨幣對pos機的影響
獲取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www.vzkoo.com。
一、央行數字貨幣的貨幣特征有哪些?1.1、我國央行數字貨幣技術及運用會在全球保持領先地位
\uf06e 央行數字貨幣的設計理念。1、M0 的替代。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項目稱 之為 DC/EP,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其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樣, 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央行數字貨幣不需要賬戶就能夠實現價值轉移。 2、 雙層運營體系。人 民銀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 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雙層運營體系對現有貨幣體系的沖擊最小, 能調動商業銀行等的積極性,提升數字貨幣的接受程度。3、中心化的 管理模式和技術的非中心化。央行數字貨幣仍然是中央銀行對社會公眾 的負債。央行在投放過程中的處于中心地位;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架構 可以兼容各種模式。
\uf06e 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架構。1、數字貨幣可以獨立于賬戶。數字貨幣技 術架構與現有銀行支付體系的區別:基于代幣(Token)和基于賬戶。數 字貨幣可以獨立于賬戶,基于代幣的交易可以通過點對點確認,支持離 線交易。數字貨幣是一種數字權益證明,由加密技術進行保障,可以是 在線或離線的狀態。 2、數字貨幣的兩個庫、三個中心。數字貨幣發行 庫:人民銀行在央行數字貨幣私有云上存放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基金的數 據庫。數字貨幣商業銀行庫:商業銀行存放央行數字貨幣的數據庫,可 以在本地也可以在央行數字貨幣私有云上。認證中心:央行對央行數字 貨幣機構及用戶身份信息進行集中管理,它是系統安全的基礎組件,也 是可控匿名設計的重要環節。登記中心:記錄央行數字貨幣及對應用戶 身份,完成權屬登記;記錄流水,完成央行數字貨幣產生、流通、清點 核對及消亡全過程登記。大數據分析中心:反洗錢、支付行為分析、監 管調控指標分析等。 3、運營層面不預設技術路線。DC/EP 是混合架構, 在運營機構層,央行保持技術中性,不干預商業機構技術路線選擇。
1.2、從貨幣角度理解,央行大規模推廣數字貨幣還比較遙遠
\uf06e 從貨幣角度,央行數字貨幣目前定義是 M0?;趪鴥妊胄袛底重泿诺?初步設計方案,未來流通中的通貨C(即M0)將由兩部分組成:流通中 的現金和數字貨幣。如數字貨幣通過商業銀行庫直接存放在央行數字貨 幣私有云上, 即數字貨幣作為中央銀行的負債。現金的運用,相對有限。
\uf06e 大規模運用,央行數字貨幣要延伸到 M1 和 M2。M0 在居民和企業的接 受程度是在下降,央行數字貨幣的設計勢必將由 M0 擴展至 M1 和 M2。 考慮到央行作為銀行的銀行,不應直接從事商業經營活動,如果作為M1、 M2 的數字貨幣直接存放在央行私有云上無法獲取相應收益,而數字貨 幣直接存放在央行,則會對商業銀行負債業務造成沖擊,導致流動性脆 弱和流動性風險。因此,將數字貨幣由M0 擴展至M1 和M2 后,央行數 字貨幣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更多的是通過貨幣供給結構、貨幣乘數的變 化,以及數字貨幣的特有屬性,使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更復雜。這可能不 僅影響貨幣政策制定及其傳導效率,還會對金融穩定、金融體系結構等 產生較大影響,需要央行做審慎研究。
\uf06e 保持在數字貨幣技術上的領先是央行目前的主要目標,大規模應用還比 較遠。央行會積極開展數字貨幣的技術研發及測試,在技術能力和推進 進度上保持世界領先地位。目前央行在數字貨幣上主要以技術研發為主, 相關的貨幣理論研究較少,在正式推出央行數字貨幣之前,央行需要對 貨幣發行、貨幣派生、貨幣政策、匯率影響等做充分及深入的研究。
1.3、央行數字貨幣落地的時間,會考慮海外數字貨幣發展狀況
\uf06e 貨幣主權是央行落地數字貨幣的核心考量因素。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核 心目的是保護貨幣主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如果其他主權國家發行央 行數字貨幣,或者是大型互聯網公司發行私人機構數字貨幣,我們的央 行數字貨幣會及時跟進。如果海外數字貨幣的進展較慢,我們也不會急 于推出央行數字貨幣。
\uf06e 大型互聯網公司發幣對貨幣主權的影響。現代貨幣本質其實是“符號”, 背后是“信任”機制。大型互聯網平臺,是有能力重塑這種“信任”機 制。如果 Libra 發展順利,Google、Amazon、阿里和騰訊等也會跟進, 它們的話語權是可以滲透到貨幣領域的。Facebook 發行數字貨幣 Libra 或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影響,Facebook 在全球范圍擁有 23 億的月活用 戶,如果 Libra 被廣泛使用,會對本地的法幣產生替代效應,削弱法幣 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會影響央行貨幣政策、外匯政策的實施效果。去年 Facebook 曾表示,美元將占 Libra 一籃子貨幣的 50%,其次是歐元, 占 18%,日元、英鎊和新加坡元則分別占 14%、占 11%和 7%。考慮到 Libra 掛鉤的籃子貨幣中沒有人民幣,抑制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所以去年 加快數字貨幣的研發和實施速度,把握央行數字貨幣的先機,保護貨幣 主權。
\uf06e Facebook 的數字貨幣 Libra 的情況更新。1、面臨較大的監管壓力,多 家初始成員退出。各國央行擔心貨幣發行權,會阻礙 Libra 的發展。從 美國角度,Libra 會影響貨幣發行體系,最終影響“鑄幣稅”。其他國家 央行對 Libra 的發行更為擔憂,一旦 Libra 被廣泛使用,會削弱本國的法 幣地位。 2、2020 年 4 月 16 日,Libra 協會發布新版白皮書。在最新 白皮書中,對 Libra 支付系統設計方面做了四項重大更改,以解決此前 引起特別關注的監管問題,包括:1、除了多幣種代幣之外,Libra 還將 提供單幣種穩定幣;2、通過強大的合規性框架提升 Libra 支付系統安全 性;3、在保持主要經濟特性的同時,放棄向無許可公有鏈系統的過渡計 劃。4、為 Libra 的資產儲備建立強大的保護措施。
\uf06e 誰會成為國家數字貨幣首家落地的主流國家?國家數字貨幣涉及貨幣 主權,以及跨境交易等,輿論是比較敏感。最優策略應是緊密的跟隨者, 觀察各國數字貨幣發展的情況。
二、央行數字貨幣商業化運用展望:技術變化是核心2.1、掃碼支付大規模商業運用的三個核心因素
\uf06e 回顧“掃碼支付”大規模商業運用的三個核心因素: 抓住移動互聯網發 展的機會,技術變化帶來的商業模式的變化;互聯網平臺充分利用了場景、 平臺的優勢;互聯網企業的機制優勢。
\uf06e 核心因素一:抓住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機會,技術變化帶來的商業模式的 變化。
智能終端的普及和移動網絡的覆蓋。從用戶端來看,智能手機的普及是 移動支付普及的基礎??萍嫉陌l展大幅降低了智能手機的生產成本,使 普通大眾都能買得起智能手機。此外,三大運營商及鐵塔公司共同推動 了移動網絡信號覆蓋,使國內大部分地區都能接受到移動網絡信號,實 現快速的上網體驗。
電商平臺從 PC 端向移動端轉移。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電商 平臺積極轉型,推動用戶從 PC 端向移動端轉移。其中涉及到用戶使用 習慣的改變,電商平臺通過各種營銷手段及運營方式吸引用戶下載手機 端 APP,后續用良好的用戶體驗留存客戶,實現用戶的有效轉化。移動 互聯網興起之后也出現了大量原生的移動電商平臺,進一步豐富了移動 支付的線上生態。
移動互聯網推動了 O2O 平臺的發展。除了購物場景的線上化,更多的 線下場景也經歷了線上化的演變過程,典型代表就是打車平臺和外賣平 臺。通過平臺整合線下場景,用戶在移動終端發起交易,在線下獲取產 品或服務,通過移動支付實現交易閉環。目前更多的線下消費場景正在 被線上化,尤其是在新型肺炎疫情的催化下,更多商品采用線上下單, 配送到家或到店自取的銷售模式,包括服務類消費也可采用線上預約下單,線下獲取服務。
\uf06e 核心因素二:互聯網平臺充分利用了場景、平臺的優勢。
阿里系主要利用了阿里巴巴豐富的線上生態體系,并通過金融增值服務 增強用戶粘性。支付寶的發展過程是從淘寶網的擔保交易起步,電商場 景切入,從網關支付功能發展出賬戶體系,然后疊加借貸、保險、投資 理財等金融服務,并不斷從線上到線下拓展新的支付場景,推動線上場 景向移動端的轉移,逐漸形成交易閉環和生態圈,使支付寶成為移動端 的超級流量平臺。支付寶的成功主要取決于“走出去”和“引進來”的 市場策略。一方面,支付寶走出淘寶網,進入阿里巴巴豐富的線上生態 場景,同時拓展其他支付合作伙伴及廣闊的線下支付場景;移動互聯網 的普及推動電商平臺從 PC 端向移動轉移,并創造了更多移動端原生的 平臺,進一步增加了移動支付的場景。另一方面,支付寶在其移動平臺 上疊加更多的功能模塊,從電商到本地生活服務、社交功能、理財功能 等,不斷增強客戶的粘性。
騰訊系主要利用了社交平臺的高用戶粘性,并積極拓展線上向下的支付 場景。微信支付一是通過紅包、AA 收款等社交支付產品快速將微信平 臺的社交用戶轉化為移動支付用戶,社交平臺本身具備高粘性的特點, 為支付業務的客戶獲取和留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二是通過外包服務商 快速覆蓋線下場景,通過便捷的收款產品、優惠的支付費率吸收大量商 戶開通微信收款,此外還為非阿里系的電商平臺及 O2O 平臺提供支付 工具。微信支付在場景端快速跑馬圈地,覆蓋了更多的長尾市場。
掃碼支付方式具有易推廣性。掃碼支付成為移動支付的主要方式的原因 在于產業鏈簡單、使用門檻低。NFC 技術出現時間早于二維碼,但是發 展速度緩慢,主要原因在于技術標準不統一,涉及的參與方較多,除了 銀聯和電信運營商,還包括手機制造商、POS 機廠商、芯片廠商、第三 方支付公司、銀行等,在技術標準的設定上出現分歧,各方都在努力增 加自身的話語權;另外,針對 NFC 的基礎設施改造需要銀行、商戶等配 合,但高額的成本大幅降低了改造的積極性。相比 NFC,二維碼支付的 產業鏈十分簡單,已經具備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基于賬 戶系統建立二維碼支付閉環,幾乎不涉及硬件改造;最重要的是支付寶 和微信支付本身具有豐富的支付場景和用戶流量,在大力度補貼的催化 下,用戶快速累積,使用習慣養成。
\uf06e 核心因素三:互聯網企業的機制優勢。
通過外部的戰略投資擴大支付場景。互聯網公司除了自身擁有大量的支 付場景之外,還通過戰略投資場景方來增加移動支付的使用范圍,獲取 新用戶并增強老用戶粘性。場景方包括垂直電商平臺、本地服務平臺、 線下商超、電視購物、社交平臺、游戲平臺等。對于場景方來說,與互 聯網巨頭合作可以獲取流量支持,強化對客戶的數據分析和運營能力, 提升經營水平。
互聯網企業的“燒錢”模式。不同于傳統企業的盈利考核,互聯網公司 的核心經營目標是用戶數量及市占率。尤其是支付業務,盈利不作為考 核,互聯網公司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支付這個高頻場景抓住客戶,再通過其他增值服務進行變現。因此,互聯網企業在移動支付推廣期間進行了 大量的投入,以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一方面通過對 C 端用戶的補貼, 使其開通數字錢包并養成使用習慣,另一方面在 B 端對商戶和服務商提 供費率補貼及激勵計劃,為商戶提供綜合化的支付解決方案及增值服務, 解決商戶在收款中的痛點,使商戶的收款和經營更加高效,從而建立了 移動支付的受理環境,使 C 端和 B 端的拓展形成正向循環。兩大支付巨 頭的激烈競爭成就了中國移動支付的快速普及。
2.2、技術上的突破,才能有運用上的突破
\uf06e 通過回顧掃碼支付的崛起,商業銀行在推廣數字貨幣上沒有場景和機制 的優勢,主要依靠的是技術上的變革,帶來的商業模式和產品形態的變 化,才能改變目前的支付格局。
\uf06e 央行主導的技術,主要是定向運用場景。1、定向運用場景:資金的定 向投放??筛櫋⒖勺匪菔茄胄袛底重泿诺闹匾夹g特征。通過發行特 定用途的數字貨幣,實現資金的精準投放。2、大規模商業運用:需要 商業銀行抓住技術上突破點。a、抓住先發優勢,拓展新的線下支付場 景,或者解決現有支付環節中的痛點,與生物識別等前沿技術相結合, 運用央行數字貨幣的智能合約功能,進一步提升支付效率,實現無感支 付。b、加強與智能設備制造廠商的合作,發揮央行數字貨幣離線支付的 技術特點,結合物聯網技術,創造新的支付場景。c、央行數字貨幣錢包 的運營要納入商業銀行的客戶綜合運營,建立統一的用戶管理體系,通 過積分、優惠等方式,提升用戶的交互頻率。
2.3、央行數字貨幣與現有數字錢包的差異性:總體不大
\uf06e 央行數字貨幣從用戶端的使用體驗來說,與現有的數字錢包類似,增加 了碰一碰支付。根據報道中的農行的內測錢包截圖,DCEP 錢包支持數 字貨幣兌換、數字錢包管理、數字貨幣交易記錄查詢、錢包掛靠等功能。 從支付方式上,央行數字貨幣可支持掃碼支付、收付款、匯款、手機芯 片支付等方式,用戶體驗與目前主流的數字錢包沒有太大區別,主要增 加了手機芯片支付的雙離線支付方式。
\uf06e 數字貨幣技術架構與現有銀行支付體系的區別:基于代幣(Token)和基 于賬戶。1、現有的銀行支付體系主要基于賬戶體系,全部交易都由中 心節點進行確認,需要在線進行交易,賬戶體系體現的是賬戶持有人與 運營機構(商業銀行賬戶和第三方支付的數字錢包)之間的資產負債關 系。 2、數字貨幣可以獨立于賬戶,基于代幣的交易可以通過點對點確認, 支持離線交易。數字貨幣是一種數字權益證明,代表了人民幣的固有價 值,由加密技術進行保障,可以在基于區塊鏈的網絡中流通,可以是在 線或離線的狀態。
\uf06e 央行數字貨幣的信用等級高于現有的數字錢包。央行數字貨幣是直接的 國家信用背書,具有無限法償性。支付寶和微信錢包是互聯網企業的產 品,理論上會受到企業信用的影響;但央行對于第三方支付公司進行牌 照化管理,對客戶的備用金進行集中交存,安全性較高。
2.4、央行數字貨幣支付體系不依賴區塊鏈,更多是基于現在的支付體系
\uf06e 支付不依賴區塊鏈,利用了區塊鏈的一些技術。根據央行數字貨幣相關 的專利信息,區塊鏈技術被用于數字貨幣錢包地址的管理、交易信息的 監管以及數字票據的交易監管。錢包地址在每次交易后會進行更新,新 的地址可以追蹤到上一個地址,做到交易可追溯,但無法得到交易方的 隱私信息。公私鑰加密算法用于用戶信息保護,交易信息對無關第三方 保密。
2.5、央行數字貨幣沒有大的技術突破,就很難改變目前的支付格局
\uf06e 全球進入了非現金支付的高速發展期。無現金社會被認為是發展方向, 但在可見的未來,現金交易會長期存在,而且目前仍在是現場交易中最 常用的支付方式。但現金支付占比在全球范圍內都有持續下降的趨勢, 根據Worldpay的預計,到2022年,現金支付的使用占比將跌至第四位, 低于借記卡、信用卡和數字錢包。在亞太地區,數字錢包將成為替代現 金支付的主要方式,預計到 2022 年,數字錢包在現場交易中的占比將 達到 42%,現金支付占比將降至 14%,卡支付的占比維持不變。
\uf06e 中國的數字錢包占比一騎絕塵。在報告中的 36 個國家或地區中,數字 錢包在現場交易中的占比僅為個位數,除了中國之外,最高的為阿聯酋, 占比 6%。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的卡支付的占比較低,尤其是 信用卡。
\uf06e 觀察未來數字貨幣的技術突破。目前商業銀行對于央行數字貨幣的應用 還沒有具體的商業模式。回顧移動支付的興起,互聯網公司抓住了移動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趨勢,憑借自有及外部投資或合作的場景,通過市場 化運營機制,在數字錢包領域占據了主導地位。商業銀行希望可以通過 央行數字貨幣發行的機會,收復在支付領域的失地,但在場景和機制上, 商業銀行并不占優,未來主要跟蹤商業銀行能否在新技術驅動下形成新 的商業模式。
三、央行數字貨幣對現金的替代能力分析3.1、央行數字貨幣對現金的優勢
\uf06e 央行數字貨幣的設計保持了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特征,也滿足了便攜和匿 名的需求,是替代現鈔的較好工具。1、央行數字貨幣不計付利息,不 會引發金融脫媒,也不會對現有實體經濟產生大的沖擊。2、對央行數字 貨幣可以實行有效的監管,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應遵守現行的所有關于 現鈔管理和反洗錢、反恐融資等規定,對央行數字貨幣大額及可疑交易 向人民銀行報告。3、央行數字貨幣系統具有高擴展性,高并發的性能, 可用于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 4、央行數字貨幣能實現可控匿名。 根據央行此前的表態,DCEP 將保留實體貨幣的強匿名性,央行不會要 求每筆交易雙方實名。但從數據層面,實體貨幣的轉移接近不可追蹤, 而DCEP的交易會留痕,央行可以采用大數據分析的手段識別可疑交易, 從而打擊洗錢、逃稅、恐怖融資等違法行為。
\uf06e 目前中國的現金使用率已處于世界較低水平,但進一步去現金化的空間 仍在存在。根據 Worldpay 發布的《2018 年全球支付報告》,數字錢包已經成為使用率最高的支付手段,在非現場交易場景中的占比達到 65%, 現場交易場景中的占比達到 36%。而現金支付在現場交易場景中的占比 為 21%,在報告中的 36 個國家或地區中處于較低水平,調查國家或地 區的中位數為 42%,平均數為 47%,其中現金支付占比最高的國家為尼 日利亞,達到 97%,最低的國家是挪威,僅為 4%。現金支付使用率低 于中國的國家或地區還包括新西蘭、韓國、加拿大、中國香港、美國、 丹麥、瑞典、澳大利亞和荷蘭。
3.2、數字貨幣的不利點:使用門檻和隱私性
\uf06e 從選擇現金交易的原因看去現金化的空間,比較現金和央行數字貨幣的 區別。支付交易涉及付款方和收款方,在選擇支付方式的時候存在客觀 的能力約束和主觀的意愿和偏好。只有雙方都具備了使用央行數字貨幣 的能力和意愿,交易才能達成,其中付款方的意愿是核心因素,安全性 和便利性是央行數字貨幣的突破點。
\uf06e 從付款方能力角度出發,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門檻高于現金。現金可以 被認為是零門檻,而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至少需要付款人用智能手機下 載數字錢包 APP 并注冊,或者持有央行數字貨幣專用的芯片卡或其他設 備。對于這類人群,不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原因與不使用移動支付的原 因類似,以老人、孩子、偏遠地區人群等非互聯網人群為主。
\uf06e 央行數字貨幣的隱私性弱于現金,在便利性和安全性具有相對優勢。從 付款方意愿的角度來看,主動選擇使用現金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年齡原因 和非年齡原因。1、年齡是現金支付使用率的重要影響因素,年齡越大, 選擇現金支付的比例越高。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移動支付具 有天然的認可,隨著時間的推進,移動支付比例會有一個自然增長的過 程。2、非年輕因素主要與個人習慣、認知、性格等有關,具體反應在 對便利性、隱私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上。首先在隱私性方面,現金具有絕 對匿名性,央行數字貨幣的匿名性弱于現金。其次在安全性方面,如果 是對科技的不信任,那么不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原因與不使用移動支付 的原因類似;如果是對數字錢包公司的不信任,那么央行數字貨幣的信 用等級高于企業的數字錢包,屬于國家信用,那么這部分現金支付用戶 有可能被轉化為央行數字貨幣用戶。最后是便利性,其實這一點也主要 與年齡因素相關,大部分年輕客戶認為移動支付的便利性是高于現金的,操作簡便,不需要找零;但部分年長的用戶會覺得在手機上操作很麻煩。
\uf06e 從 B 端來看,商戶傾向于收現金的原因主要包括支付手續費成本、個人 偏好及交易隱私性。1、支付手續費成本。目前刷卡支付和掃碼支付需 要商戶支付一定比例的支付手續費,對于一些個體經商戶采用個人轉賬 收款,并不發生支付手續費,但轉出需要提現手續費。央行數字貨幣推 廣的前提是使商戶具備接受央行數字貨幣的能力,并且提供免費或低費 率的交易功能。2、個人偏好的原因比較復雜,但也會根據 C 端用戶的 習慣發生改變,商戶需要迎合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如果 C 端客戶普遍使 用央行數字貨幣,絕大部分商戶也必須接受。3、對于一些違法或者灰色 交易,匿名性是一種剛需,現金是最理想的支付選擇。央行數字貨幣的 匿名性低于現金,替代性不強。
四、投資建議\uf06e 從產業鏈角度:a、央行積極推進數字貨幣的研究與測試,央行到商業 銀行的數字貨幣發行這個鏈條,相對機會較大;b、商業銀行向實體經 濟或個人推廣數字貨幣,想象空間大,但商業模式難度大,同時央行真 正推廣預計時間還比較長。
\uf06e 技術的角度來看,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創新點主要在區塊鏈技術和安全 技術。央行數字貨幣會用到區塊鏈技術中的某些要素,主要包括點對點 支付、分布式記賬、智能合約。安全技術主要包括身份識別認證技術 PKI 和可行執行環境 TEE 技術。
……
(報告觀點屬于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來源:中泰證券)
獲取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www.vzkoo.com。
立即登錄請點擊:「鏈接」
以上就是關于數字貨幣對pos機的影響,央行數字貨幣投資機會分析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數字貨幣對pos機的影響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