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財付通pos機,銀聯又放大招

 新聞資訊  |   2023-05-03 14:34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騰訊財付通pos機,銀聯又放大招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騰訊財付通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騰訊財付通pos機

騰訊財付通pos機

作者:劉培

來源:野馬財經

銀聯想明白了!不想淪為第二個ApplePay,就得趕快從“近場支付”的坑里爬出來。

銀聯在支付場景上又有了新動作。5月27日,中國銀聯聯合40多家商業銀行,共同推出了銀聯云閃付的二維碼產品,即銀行卡掃碼支付業務。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銀聯, 在移動支付市場上的表現可以說是不盡如人意。

此前,和ApplePay等眾多手機商合作推出近場景支付NFC(近距離的無線通訊協議),但卻和ApplePay一樣,在移動支付的市場中逐漸邊緣化,眼睜睜地看著支付寶和微信形成了“雙寡頭格局”。

那么銀聯這次究竟能不能扳回一城?

100家銀行,10萬商戶,銀聯要玩大的

銀聯云閃付,簡單地說,就是借助手機銀行的APP掃描商戶的二維碼,或調出自己的二維碼讓商戶掃描,就可直接消費,而不必再隨身攜帶銀行卡。

據了解,首批支持云閃付二維碼的商業銀行已超過40家,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全國性商業銀行,另有近60家商業銀行,正在加緊測試并即將開通此項業務。截止今年年底,預計將有近百家商業銀行接入銀聯掃碼支付業務。

除依托于眾多的銀行,銀聯還推出場景應用。 銀聯方面表示,6月2日起,在全國40個知名商圈約10萬家商戶,使用銀聯云閃付揮卡、手機以及掃碼支付,均可享受6.2折優惠。

銀聯方面介紹,云閃付二維碼產品作為中國銀聯推出的移動應用的跨行轉接交換產品,通過二維碼(條碼)交互方式,實現了個人之間、個人與商戶之間,以及商戶之間的資金收付。

這項“來勢洶洶”的新舉措,被市場認為是銀聯支付此前主導推行的NFC支付的被邊緣化后,立志在支付領域扳回一城的重要一步。

但在支付寶、微信支付強勢壟斷市場格局的前提下,銀聯能否如愿呢?

同樣都是二維碼,銀聯的好在哪里?

相較于市場上其他二維碼支付方式而言,銀聯方面表示, 銀聯云閃付二維碼支付不僅更安全, 而且支持跨境支付。

銀聯表示,銀聯云閃付二維碼支付主要有三個特色:

一是安全性更高,采用支付標記化(Token)技術,安全級別較高,保障消費者資金安全;

二是服務更完備,配備完善的風險補償機制保障使用無憂;

三是境內境外通用,銀聯國際正積極推動香港、新加坡、泰國、印尼、韓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境內持卡人經常出行地區的二維碼業務,計劃率先在香港、新加坡支持云閃付二維碼業務受理。

表面看來,銀聯二維碼支付與市場上其他的二維碼支付并無太大差異, 但是, 在業內人看來,銀聯的二維碼支付與微信、支付寶的二維碼支付最大不同在于,微信和和支付寶的掃碼支付是基于大量已有的用戶基礎,帶有“自下而上”的草根性質;銀聯二維碼支付的優勢則是背靠國家隊——銀行大佬的支持,“自上而下”的意味更濃一些。

中國銀聯董事長葛華勇表示,對于商戶來說,銀聯標準二維碼產品提供了更多的支付入口,方便商戶與持卡人之間的直接互動。對持卡人來說,銀聯標準二維碼產品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選擇,能有效滿足更便捷和安全有保障的支付需求。

“銀聯此次聯合銀行推出云閃付二維碼產品,把各大銀行APP的客戶變成了自己的客戶,解決了客戶基礎的難題;銀聯龐大的線下POS布局也解決了接入場景數量的問題。所以,從客戶基礎和接入場景上看,銀聯二維碼與第三方支付巨頭相比,是旗鼓相當的,甚至還能更勝一籌。”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

市場還有多大的廝殺余地?

根據易觀《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1季度》數據顯示, 支付寶和財付通(微信支付)二者的市場份額達到了93.2%,占據絕對主導的地位,此外市場上還有其他參與者,中國銀聯的移動支付份額空間有限。

在業內人士看來, 盡管銀聯此次二維碼支付,擁有銀行的龐大用戶基數,也適應了用戶的習慣,但是,用戶用什么手段用于日常消費支付,本質上說跟銀行的關系不大。此外,支付寶和微信在個人消費支付領域事實上已形成了較強的優勢,挑戰者要分一杯羹的難度不小。

薛洪言對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這樣分析道,銀聯支付能否真正在市場上搶占更大的份額,“最大的難題仍然是與用戶支付習慣的對抗,要么在體驗上有質的提升,要么在補貼力度上遠超對手且能持續,二者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近場支付”:銀聯走過的彎路

回顧銀聯以前的幾場支付戰役,可見沒少走彎路。

2015年雙十二期間,銀聯押寶云閃付,被寄予厚望的NFC技術,將蘋果、小米、華為等手機商納入支付體系內,開發出一系列的“Pay”,但由于POS機設備改造成本較高,以及運營商、銀行、手機商、線下商家等多方面復雜利益沖突,技術先進的NFC支付最后變得默默無聞,背后依仗Apple龐大用戶的Apple pay,也初戰失利。

2016年年底,銀聯嘗試進一步簡化交易,聯合幾大商業銀行推出銀聯錢包APP,用戶只需要下載APP,便可以掃碼支付;但由于微信、支付寶支付市場已經穩若泰山, 銀聯錢包APP,獨自開發用戶,已經過了互聯網金融產品獲客的風口期,用戶基數增長緩慢。

由于移動支付用戶流量的不足引消費場景的平淡無奇以及操作的不便捷, 中國銀聯為此錯過了平趟移動支付的大好時機。以至于移動支付市場現在形成了以阿里為代表的“支付寶”和以騰訊為代表的財富通雙霸鼎立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銀聯、各大銀行機構曾經借力Apple,大力推動Apple Pay支付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但是重心轉移到二維碼支付,并不代表對NFC的放棄。 《21世紀經濟報道》曾經引述銀聯相關人的說法稱,二維碼還是輔助功能,是市場的補充。二維碼和NFC支付消費場景有差異化,二維碼主要是小額消費、能深入到四肢末梢,NFC場景更多的替代刷卡功能,支持較大額度消費。

就目前來看,NFC場景或許代表了支付市場的一種未來技術,但是取代二維碼的機會還有些過早。薛洪言分析稱,在第三方支付工具已經接入足夠多的線下場景,用戶的掃碼付習慣已經初步養成的情況下,銀聯的NCF即便具有技術上的優勢和強大后援團,還是輸在了用戶習慣上。

----------------------------------------------------------

野馬財經2017金融科技夏季峰會“尋找金融新勢能”

將于2017年6月16日在北京盤古七星酒店舉辦。峰會將圍繞金融科技創新,從趨勢去向、模式創新、應用空間、資本關注等話題角度,全面剖析當下的金融科技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以期為企業決策、前沿戰略提供智力支持。

版權聲明:此文為野馬財經原創稿件,轉載須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野馬財經是專注于金融創新報道的新媒體,涉及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等領域,致力于成為財經金融領域領先的新媒體機構。

以上就是關于騰訊財付通pos機,銀聯又放大招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騰訊財付通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tonybus.com/news/36484.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