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在pos機行業仍有拓展空間,淺談2019支付行業發展趨勢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在pos機行業仍有拓展空間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在pos機行業仍有拓展空間
2018年已經過去,2019年的新氣象似乎并沒有迫不及待地降臨到支付行業,1月14日的備付金100%交存大限,可謂是支付行業在新一年第一件全行業關注的大事。那么備付金集中交存完成之后,2019年的支付行業將呈現怎樣的趨勢呢?筆者將從技術、市場、監管等層面,全方位的剖析2019年或是未來2~3年內支付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史為鑒,僅供參考。全文較長,“趕時間”的同學可以從以下邏輯導圖看個大概。
技術篇
1、刷臉支付將有更大規模落地,新問題將誕生
2018年,刷臉成為了支付行業備受關注的新興支付方式,這項技術并不是在2018年誕生,但卻是在這一年引發產業躁動。支付寶、銀聯紛紛公開宣布推行刷臉支付產品,微信支付也在探索刷臉支付價值。此外,美團、建行、工行也對刷臉支付進行了嘗試。
不僅僅是零售領域,刷臉支付甚至在公交、地鐵等要求支付速度較快的場景進行應用,金華公交年前就上線了刷臉支付。在監管態度上,央行曾經發布288號文,鼓勵人臉識別應用于開戶,相關人臉識別標準也在制定當中,這可謂是人臉識別應用于金融領域的默許。
可以預見,到2019年,將有更多規范或標準推出,以規范新興支付技術的發展。此外,刷臉支付也將帶來新的產業問題。其一是安全性的深度探討,目前人臉信息是需要調取公安一所數據庫,任何企業都不能儲存人臉信息,那么如何確保人臉信息在傳輸、比對過程中不被泄露,或成為一個焦點。新支付技術在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后,最終都會逐漸加強安全性,這是市場需求,也是不斷完善的監管要求。
其二,刷臉支付技術將不斷進化。目前的刷臉支付大多數要輸入完整手機號,體驗并沒有那么好,而最近支付寶推出的“蜻蜓”則推出了經常光顧的商戶免輸手機號的功能,極大的提升了支付體驗。刷臉終端也向低成本、輕量級等方向發展。未來在刷臉支付的體驗提升上,還將有更多想象空間。
其三,基于人臉識別的其他應用,不斷普及的刷臉支付設備,是在優化人臉識別的基礎環境,一旦從量變達到質變,人臉識別可以衍生出其他非支付服務。目前交通上的人臉識別可以進行老人、學生群體的乘車優惠落實,未來,麥當勞的人臉支付自助機,后續或可以幫助用戶完成政務繳費。
其四,多個支付方式多個終端對商戶的困擾。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三大巨頭已經入局刷臉支付,銀行和互聯網強企也躍躍欲試。但是每家刷臉支付終端都不兼容其他的支付方式,這就會造成“銀行卡時代”多個清算品牌的POS終端困擾。而且目前刷臉支付終端體積普遍較為龐大,占據店面空間大。未來,或許刷臉支付聚合會更有市場需求。
2、POS終端的定制化需求逐漸強烈
在移動支付時代,POS終端處于變革的風口浪尖。支付方式的改變,對受理終端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POS的出現給傳統POS行業帶來了較為深刻的變革,雖然老玩家憑借其過硬的技術和資源,仍然占據較大市場。但這也給POS行業帶來了警醒,新興支付技術會給終端行業帶來巨大沖擊,因此同時廠商需要持續關注市場需求,特別是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巨頭的發展方向。
關注垂直場景的終端需求。2018年銀聯主推十大場景,2019年微信公開課上微信支付發布重點拓展的36行,在巨頭聚焦垂直場景時,終端廠商如何在全民掃碼,終端更迭不斷深化的時代抓住機遇?在2018年,最為典型的就是交通領域的終端掃碼改造。而2019年會是哪個垂直行業呢?
行業門檻的升與降。移動支付普及以來,行業普遍認為支付終端的入局門檻降低了,掃碼設備的龐大需求量,造就了新的終端強企。但隨著產業格局重新建立,行業門檻又開始逐漸提高。2018年條碼支付安全備受關注,《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范》也制定出臺,在條碼支付安全維度提高了終端入局門檻。
多種技術的疊加。掃碼是目前終端設備的必備功能,但隨著刷臉支付的興起,人臉識別也將成為終端產品設計的熱點。最近,央行還發布聲紋識別標準,聲紋的終端或也有更一定的市場需求??傊鄻又Ц都夹g的興起,終端廠商都需要察覺。
3、銀行金融科技大有可為
2018年銀行對金融科技有多癡狂?民生、興業、招行、光大、建行、平安等銀行紛紛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就連央行都成立了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銀行需要更多金融科技產品來獲取更多市場認可。
加強支付服務。支付一直是銀行的軟肋,在移動支付大戰之后,銀行才反應過來,支付僅僅是入口,背后可拓展的是金融服務。聚合支付的興起,讓銀行再次擁有掌控支付入口的可能,這也衍生出了許多支付公司,為銀行提供聚合支付方案及落地服務。
活用II類戶。 賬戶分類的實施給了銀行更多創新空間,在經歷試探期之后,II類戶在2019年會激發更大的商業潛能。在2018年,銀行與互聯網機構就多次玩轉II類戶,實現借卡下線。拋開“前車之鑒”的京東閃付、美團閃付,2018年中國銀行與中鐵銀通聯合發布的“鐵路e卡通”便是活用II類戶的典型案例。
開放銀行更加火熱。備付金交存之后,支付機構的資金處理能力降低,一方面是移動支付的入口引流能力,激活了市場的金融服務需求,另一方面監管加強帶來的互聯網企業金融資質缺失。這就需要銀行來開放能力,彌補互聯網企業的資質缺失短板,同時滿足市場的金融服務需求。開放銀行已經成為了當下的熱點,也會成為接下來幾年,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熱點。
除了以上內容,區塊鏈也是2019年落地備受關注的一年,支付寶已經在跨境支付領域應用落地,或許有更多跨境支付項目應用區塊鏈。
監管篇
近兩年,監管對支付行業的改造是翻天覆地的,然而在備付金交存和斷直連工作完成之后,雖然在局部監管仍然在持續加強,但筆者認為,2019年的監管將緊中有放。為什么呢?
監管成本在上升。斷直連、備付金交存、支付安全審查、反洗錢,一系列的重磅監管措施都在2018年落地執行,支付機構疲于合規化的同時,監管成本也在提高。在2018年,央行非常鼓勵金融科技發展,期待讓監管與技術結合更加緊密,提高監管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
合規大框架已經完成,需市場化調節。整個2018年,支付產業都在關注斷直連和備付金交存相關事宜,在兩大主要監管措施完成之后,以網聯+銀聯的合規清算體系已經完成。那么下一個階段,就需要在細節上加強監管,另外給市場調節足夠的空間,比如網聯與銀聯的線上與線下如何分治,網聯的費率如何制定。
以此前提之下,監管框架的完成會帶來市場的洗牌但也將出現新的機會。
1、反洗錢會更加嚴格
2018年反洗錢已經是異常嚴格的一年,301、130、120、164以及163等文件,讓支付機構對反洗錢異常緊張,多家支付機構因反洗錢不力受罰。到2019年,跨境支付大熱的形勢之下,央行對跨境反洗錢的要求也將愈加嚴格。
2、值得期待的新備付金管理辦法
2019年伊始,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就表示,現有的備付金管理辦法需要修改,相關工作正在進行當中??陀^上來說,完全的備付金交存,降低了支付機構開展支付業務的靈活性。新的備付金管理辦法或許能夠下放給支付機構新的權益。
3、持牌機構洗牌加劇與支付牌照開閘可能
支付機構轉型,一直是這兩年討論的熱點,而今備付金交存完成,考驗支付機構多樣營收能力的時候到了,接下來支付行業洗牌將加劇。與此同時,在監管框架已經完成,支付合規門檻提高,盈利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已經關閉數年的支付牌照下發,將有望開閘。
4、金融開放給市場帶來的可變量
金融開放給市場帶來的可變量。2019年會是連通清算籌備的關鍵一年,雖然業界普遍看法是,新角色的加入不會對中國境內的支付格局產生大的影響,但可能對跨境支付領域產生較大影響。
5、征信獲得進一步關注
“征信在2019年會大火”一位資深支付人士對移動支付網表示,央行一方面在上收備付金和斷直連,其實另一方面也在對支付敏感數據的管理權限進行上收。另外,網絡安全法的實施,也讓許多支付機構在數據處理上較為忌憚。此時,征信資質就變的異常重要,這包含許多數據的整合和處理能力。藉此,相關機構可以通過征信數據能力驅動業務發展。
市場篇
1、跨境支付洗牌期來臨
跨境支付到底有多火?在嚴監管之下,2018年如果一家支付機構不談跨境,就好似著其業務發展受困一般。但跨境支付畢竟門檻高,而且費率不斷下降,爆發價格戰,2019年,跨境支付洗牌在所難免。
0費率,價格戰的爆發。在2018年9月,易寶宣布跨境收款產品最高收取0.4%的手續費。近日,借助國內持牌機構通道,實現跨境收款的Skyee則宣布0費率。當然,跨境支付的可盈利方式較之區域收單更多,其中包括匯率結算收益、貸款理財、自建站服務等等??梢钥吹剑瑑r格戰大勢之下,跨境支付品牌會在其他服務上做精做強。在激烈競爭之下,跨境品牌之間的收購與兼并將更加頻繁,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以降低整體服務成本。
多樣模式的切入。不同機構,有不同的跨境支付玩法,最近幾家支付機構發布的跨境產品中,合利寶推出跨境電商分賬服務,連連推出LianLian Link跨境電商線上平臺,匯付天下則選擇不直接服務商戶,而是對接金融科技企業。未來,支付企業切入跨境支付領域,也必將進行精細化的選擇,比如該如何定位自身業務,以及該做好怎樣的服務。
不同國家政策收緊,資質仍然是重中之重。跨境支付的最大問題是合規性,無論是服務線上電商,還是線下商戶。2018年,包括俄羅斯、印尼、越南等國,在摧枯拉朽的中國移動支付出海形勢面前,監管當局推出了不同的限外令,大致要求本地申請牌照或者聯合本地企業才可以開展支付業務。所以,誰能掌握不同地區的業務資質將是跨境支付的一大重點。
2、垂直行業壁壘的摧毀與樹立
移動支付的全民普及已經在2017-2018這兩年完成,特別是在2018年,在交通領域,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的強勢入局讓掃碼支付全民普及更進一步。完成全民普及之后,巨頭也正在下沉,深入到垂直場景中。2019年及未來,垂直行業將經歷壁壘的摧毀與樹立過程。
如何摧毀。以交通領域為例,2018年馬化騰為交通項目四處奔波站臺。通過政府合作、運營單位入股、技術提供等方式,巨頭正在摧毀交通這一原來以為堅不可摧的行業壁壘。而近期,螞蟻金服入股新開普的消息也引發了行業思考,巨頭是否想要嘗試摧毀校園一卡通的行業壁壘?原來校園一卡通幾乎是新開普、新中新、智慧電子三分天下的局面,且這幾家都與巨頭有所往來,或許是因為合作不夠深,希望通過入股的方式,消除猜忌與隔閡,進而獲得產品和商業模式的更大成功。
如何樹立。不是所有的垂直行業都是巨頭所能夠染指的,但有足夠戰略價值的行業都會有巨頭影子。巨頭盡管互聯網屬性更強,但無法形成中立平臺,涉及服務類的行業仍然需要服務商的存在。此時,在巨頭摧毀之后的行業,就有新生的希望。近幾年巨頭摧毀了傳統收單行業,但也雨后春筍般的出現了較為強大的聚合支付企業。關注巨頭動向,收拾巨頭戰場,仍然會出現很多機遇。
3、增量轉存量,巨頭之間的對抗與言和
在國內市場,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的巨頭之戰基本結束了,格局已定,接下來就是精細化運營,看微信支付如何做好消費金融產品,再看支付寶如何服務小微,增加金融產品用戶量。而作為銀行卡時代的老大哥,銀聯也在移動支付方面奮起直追,從產品屬性來看,同是支付應用的云閃付,對支付寶的沖擊更大。在補貼活動的加持下,銀聯用戶達到1.2億。未來,增量轉存量的市場變化下,巨頭之間會呈現新的對抗與適時的言和。
新的對抗。在垂直場景,巨頭可能會爆發新的戰場,上文所說的校園,騰訊或許也將入股其他校園一卡通企業。再比如剛剛興起的刷臉支付,對抗也還將升級。此外,雖然目前仍然在上升期,云閃付APP或許在未來某個臨界點,與支付寶形成較大對抗。
握手言和。在監管面前,騰訊與支付寶的角色是一樣的,如何面對監管二者的默契度在不斷提升。此外,在海外市場上,二者也并不是完全的競爭關系,在中國標準影響世界,移動支付模式和技術出海大勢之下,二者仍然需要聯手共同打破不同市場原有的規則,進入市場才有競爭。在筆者看來,海外市場巨頭之間默契的合作大于激烈的競爭。在類似香港的市場,規則已經建立,牌照發放之后二者激烈競爭才開始。
4、支付收單產業深耕細作,上浮與下沉加速
支付大環境的格局已定,讓支付行業也趨向于精細化運營,深耕細作,但同時產業角色的上浮與下沉逐漸加速。
深耕細作。是否記得樓下早餐店換過幾次二維碼卡臺了?國內粗放型的市場增量時代已經過去,在存量時代,如何更好的服務商戶,推出商戶所真正需要的產品才是制勝王道,特別是近期央行整治,微信支付、支付寶齊發聲明,抵制0費率的大形勢之下,費率將統一,做好深耕細作是一大趨勢。
上浮與下沉。近期,微信取消了支付之后自動關注功能,聚合支付服務商們買賣公眾號粉絲利潤喪失。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微信支付在下沉,推動36行。另外,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實力雄厚的聚合支付商體量將不斷上升,而實力略差的則會選擇步入垂直行業,或者依靠特定服務,盤踞制定的商戶類型。巨頭政策和市場競爭之下,產業角色也將出現上浮和下沉的加速。
支付巨頭與服務商的零和博弈。支付巨頭在對服務商進行收權與放權,對于大眾領域,服務商的權限愈來愈少,而垂直領域,則有更多權限開放給服務商,比如微信支付對停車場開放粉絲自動關注功能。此外,微信的“收款有禮”、支付寶的碼商成長計劃都是希望商戶在自身體系內獲得服務,二者也有商戶收款碼。服務商們其實也在為商戶提供類似的服務,在服務商的體量不斷上升,尾大不掉、反向要權的事,不僅銀行卡時代存在,二維碼支付時代也有可能。這就讓支付巨頭和服務商之間出現零和博弈,二者以怎樣的狀態共存。
5、移動支付的銀行卡時代到來
在《移動支付收單正步入“銀行卡時代”》一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在監管大框架已定,角色歸位,并且產業門檻逐漸形成之后,原來的“銀行卡時代”玩法將沿用至二維碼支付時代。此外,海外大多數國家的支付市場對銀行卡體系更加認可,符合監管需求,也將反向要求中國出海企業,雖然技術推陳出新,但模式仍然要回歸銀行卡時代。
結語
在監管就位的前提之下,市場調節開始活躍,更多的機遇將產生,我們能看到似曾相識的產品與模式,我們也能看到換湯不換藥的玩法與套路。說到底,支付是價值的交換,了解其服務的本質,或許看清局勢與趨勢也并不難。
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移動支付網將在2019年4月24-25日北京召開2019第三屆中國移動金融發展大會,探討更多局勢與趨勢,歡迎關注。
以上就是關于在pos機行業仍有拓展空間,淺談2019支付行業發展趨勢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在pos機行業仍有拓展空間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