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行業前景2018,這一行業被重點提及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行業前景2018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pos機行業前景2018
智谷趨勢(ID:zgtrend) | 那一夫
“報復性返鄉”已經出現,但政策面最期待的報復性消費還要等等。
2023年春運預期將達到17億人次,遠超2022年的10.6億,更不用說疫情最低點2021年的8.7億。
返鄉人流是直線拉伸,全年的消費預期則是“M型”,渴望與掙扎還在艱苦拉鋸。
一方面,復蘇的力量仿佛無處不在。當被問到“今年的消費會增長嗎”,回答“會”的一線新中產占比為25.7%,而五線新中產則高達45.8%。
另一方面,零售業寒意依舊。2022年全行業吸納就業從6200萬下降至5800萬,11月的社會零售總額更是-5.9%。
零售是商品流通的終端環節、消費拉動經濟的著力點,它直接關聯2億人的生計,更決定了14億人的生活質量,是中國內循環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環節。
人口增長態勢反轉,技術、商業模式快速迭代,消費的階層固化與分化……存量競爭的殘酷讓中國零售再次來到了行業變革的臨界點。
那么,零售能夠重獲普遍增長的動力,讓消費再次引擎起來?
2023年1月,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發布《全域經營:新商業環境下零售企業價值創新與增長路徑》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讓人從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01哪有時間懷念過去?
無比懷念2019年,是時下人們的一種普遍情緒。
“這一年是共和國成立的第70年,改革開放的第41年,南巡的第27年,入世的第18年,這一年國足仍然輸球,春晚仍然無聊,房價仍然很貴,炒股仍然很難掙錢……”
但人們就是懷念它,最先懷念的就是“那時的人潮洶涌”。
有人俯首追昔,有人在努力尋找打破行業天花板的錘子,這才是中國過去四十年生生不息的根源。
就在疫情中,風頭無二的特斯拉在中國遭遇對手,五菱宏光MINI登上全球電動車型銷量排行榜榜首。
五菱,過去總是充斥著濃濃的鄉土氣。
然而,五菱宏光MINI卻絕然不同,描繪形容它的詞是新潮、時尚,還有最令人想不到的“少女風”。
幫五菱宏光MINI完成180度華麗轉身的是,一套新的商業運營模式。
五菱自己的說法是,把自己打造成目標用戶的“大玩具”,和用戶一起玩。
比如推出五菱春色——檸檬黃、牛油果綠、白桃粉,成功收割了一波“少女心”;在社交平臺上掀起一陣改造風,少女風、朋克風、廢土風爭奇斗艷;還有,組織車主中的各類音樂、美食達人,跨界一起玩,讓“五菱女孩”們欲罷不能……
策劃怎么“玩”的是新成立的用戶營銷板塊,其日常事務就是利用騰訊、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社交工具,實現與用戶直連、粉絲引流、口碑分享、內容制作與傳播等等基于社交媒體的私域運營,提升品牌價值,最終促進企業增長。
汽車屬于低頻次商品,用戶很難短期內重復購買。然而,五菱宏光MINI運營卻抓住了新消費時代的特質,讓用戶影響潛在用戶,用新模式創造了一個神話。
這個新模式在2021年Tencent IN智慧營銷峰會上,被騰訊提煉為全域經營。2022年,騰訊進一步將之歸納為,以消費者為中心,以公域、私域整合和線上、線下整合為兩個基本特征。
騰訊全域經營理念
來源:《全域經營:新商業環境下零售企業價值創新與增長路徑》報告
五菱就是這么玩的。用戶營銷板塊聯合社會化板塊、公關板塊、數字化評估板塊,當然還有產品主板塊,精準把握用戶體驗需求,將用戶價值轉為品牌資產,并充分協同串聯起品牌數字資產、流量、內容、運營及廠店終端的相互牽引力,構建起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一體化營銷自治”體系,給人的感覺仿佛是客戶在牽動五菱,完成了用戶思維下的全域貫通和數字化營銷進階。
在報告中,我們隱隱可以看到行業最新的發展動向。
中國零售在過去十多年里,經歷了現代商業史上最復雜、最密集的“迭代”。
2008~2012年,電商、商業模式創新;
2012~2014 年,O2O、跨境電商;
2016年,全渠道、到家;
2017年,新零售、數字化;
2020年,私域運營爆發;
全域經營,很可能是我們當下正在經歷的一次重大變革。
節奏太快,會讓很多企業跟不上。所以,當普通人在懷念2019時,零售業的很多老板則在懷念2017。
但時代更替,技術、商業模式的創新從不等人。幸好,中國企業一直在進化不輟。
崛起超過5年,目前已經成為潮玩第一品牌的泡泡瑪特就是新時代新模式的弄潮兒。
泡泡瑪特從線下起家,2017年上線天貓,2018年就從側重于生產和渠道的運營轉向以客戶增長為中心的運營,之后更是先人一步啟動全域經營。
泡泡瑪特幾乎每一個主打產品都有微信社群,數量超過5000個,玩法也不盡相同,一句話,就是讓線下用戶找到自己的“組織”,他們和企業一起呵護著自己喜愛的產品,不只是消費者、推廣者、消費者,也是產品經理,決定新產品該如何設計。
江湖起起伏伏,有人跌落塵埃,有人屹立不倒,也有人后來居上。
疫情的三年,殺入中國零售的Costco,逆勢擴張的錢大媽、新宜家,電商新勢力Shein、Temu在美國的下載量超過沃爾瑪……新勢力們不斷在涌現。
在行業最沉悶的年份中,它們仿佛黑暗中的光,給人帶來希望。
02這個行業的時代性,太強
零售,是爭取用戶錢包和注意力的行業,它最能映照時代。
舉個小例子,美妝產品過去不是女性自己買,就是男性買給女性,而現在,化妝男性已成氣候。
2020年疫情中第一個雙十一,女性美妝產品銷售沒怎么漲,但天貓數據顯示男性彩妝備貨同比增長了3000%。
這顛覆性動向緣于中國最具個性的95后登場。
老一代中國人消費對價格、品牌高度敏感,而95后的消費特點則是:悅己需求、興趣社交、顏值正義、樹立人設、時尚下沉,滿滿的個性。
零售企業要做得好且長久不易,這個行業鮮見百年老店,其原因就是消費偏好因消費者世代更替,大環境變化極難把握。
從改革開放直到入世后,零售的目標是滿足國人的基本生活必需,那時候是人求店,買東西甚至得憑票、憑關系,越大的商場越受歡迎,只是因為東西多可以挑選。
后來,人們有錢了,東西不再稀缺,人們轉向追求品質,看重品牌,零售企業之間有了競爭,媒體迎來廣告黃金時期,品牌店、專賣店、連鎖店由此迎來了大擴張。
互聯網興起后,伴隨著線上交易技術的成熟,電商爆發,線下開店變成線上搶流量,消費者越來越“挑剔”,讓單一企業難以把握,平臺經濟得以大行其道。
然而,流量總是有天花板,技術運營也有門檻,電商終究上演了互聯網經濟贏者通吃的終章。
零售業的經營理念,最基本的有兩條:一擴大客源,二更多回頭客。
用互聯網時代的時髦用語,前者叫新增流量,后者叫私域運營。
最終,掌握最大流量入口,且有技術優勢的平臺成為時代的幸運兒,以至于給人以所有商家都在為平臺打工的感覺。
從小賣部、商店,到王府井百貨,到李寧、聯想專賣店,再到淘寶、京東……消費者換了一茬又一茬,零售企業也試著不斷追蹤、鎖定、培育消費者,但在互聯網技術爆發前,一直沒太好的辦法。
1970年代,代表零售業當時最高水平的美國,商超百貨等流量格局基本穩定,轉向重點開發回頭客。
當時先進的企業借助UPC 條形碼,POS 機的交易數據,建立消費行為分析模型,數據庫經營出現了。會員制可以看作最早的成體系的私域運營的案例。
然而,當時的技術只能追蹤特定用戶特定的消費行為,依賴高度專業的團隊,不是一般的零售企業可以享受到的。
管理模式的時代變遷
來源:《全域經營:新商業環境下零售企業價值創新與增長路徑》報告
而這對于智能手機加分布式數據存儲、多線程、GPU、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商業支持體系,就變成了小菜一碟。再加上常年的沉浸式場景開發與磨合,比如你手機上的微信、小程序就是沉淀用戶、私域運營的利器,誰都可以操作。
比如后臺可以對消費行為實行全程、全方位的捕捉,不只是數據,還包括圖片、影像,甚至是微表情;分布式存儲不但存儲量大,更能夠高效調用;強大的算力和軟件還可以進行深度學習,進行復雜消費行為預測;更重要的是,對消費者的全鏈路觸達能力。比如,你總是能在自己的手機上看到自己想要關注的產品。
我們一次又一次見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見證它引發的市場大洗牌。
比如互聯網發展到移動互聯,大規模的客戶遷移到手機端;
比如社交電商興起,一夜之間雙頭并立進入了“三國時代”;
再比如短視頻走俏,成就直播電商……
報告顯示,在需求越來越碎片化的時代,如何在更垂直細分的流域建立規模,形成穩定的消費預期,將會越來越決定實體零售企業的增長空間。
最大的制約變成了,你的經營理念是否跟得上時代變遷。
03全域經營的大幕已經開啟
五菱宏光MINI的案例,我們看到了全域經營如何最大規模地鎖定用戶的直接價值,挖掘其間接價值。
直接價值,是消費者當期和未來的消費總和;間接價值,比如影響朋友、陌生人的購買,對品牌的傳播等等。
在《報告》中,北大光華認為新商業的時代需要新的經營理念,全域經營強調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意味著要搭建消費前、消費中、消費后的閉環,涵蓋獲客、轉化、升級、服務的全鏈條,對核心用戶實現全方位的觸達、感知和反饋機制。
從觀念、抓手、基礎三個層面看全域經營
來源:《全域經營:新商業環境下零售企業價值創新與增長路徑》報告
干零售的都知道,要充分挖掘顧客價值并不容易,企業要從影響塑造顧客對產品的認識、搜索、選擇開始,并將之最終轉化為購買行為,購買時的選擇、支付,再到購買后的使用、評價、反饋都屬于全域經營的范疇。企業要力求在影響這一閉環中的所有行為。
以泡泡瑪特5000社群為例,每個社群500人就是25萬核心用戶,不說對這25萬人的動態感知、實時觸達、個性化區別,如果沒有微信等工具,就是要搭建起這5000個社群都極為困難。
為什么說全域經營時代已來?因為企業已經開發了全套好用的工具,囊括了公域引流,私域運營、數據分析預測、多渠道整合等所有環節,未來甚至還能人工智能定制各種個性化的內容。
全域經營是屬于那些踏踏實實做企業的企業。比如全域經營的兩個基礎:一是線上渠道布局,二是要有有效私域,意思是企業要很重視用戶、粉絲的沉淀。
報告調研了47家啟動“全域經營”的企業,我們發現他們的平均企業會員數高達161萬人。騰訊的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企業微信在運營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令人驚喜的是,47家樣本企業布局線上渠道最長達9年,最短的也有4年,其整體銷售,線上渠道占比已經達到57%,超過線下的43%。
線上渠道布局
來源:《全域經營:新商業環境下零售企業價值創新與增長路徑》報告
在所有線上渠道的份額中,以公域流量為主的電商平臺銷售占比39%(淘寶、天貓21%,京東18%),兼顧公私域流量的直播電商平臺銷售占比 11%(抖音7%,快手4%),以私域為主的微信小程序銷售占比為 8%。
總體上各渠道的銷售份額同該渠道使用的時間正相關,私域上升的速度有點出乎意料。
這份報告還展示了“全域經營”對各類企業的普適性——
樣本企業涉及服裝鞋帽、零售、美妝、食品飲料、家電、餐飲等諸多行業,年銷售額從80萬到93億不等,員工數少則50人,多的接近20萬,成立時間從5年到20多年……
更能給企業以信心的或許是,雖然私域運營爆發只有2年時間,報告依然觀察到,私域運營與企業銷售存在正相關關系。幾乎所有企業都認同,私域對企業未來增長的助力。
還有,它讓實體企業看到了重新把命運抓牢在自己手中的前景。
騰訊團隊深耕全域經營多年,一直在做的事,無非還是連接兩字。
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公眾號,還有小程序、視頻號,昨天還只能社交,突然就成了全域經營的抓手,騰訊只負責鋪設底層邏輯,甚至沒有去重新定義一套運營模式和規則,用戶用自己最習慣、最舒適的方式訂閱服務、訂閱內容,完成商品交易就好。
來源:《全域經營:新商業環境下零售企業價值創新與增長路徑》報告
這意味著用戶擁有極大的商業運營自主權。騰訊的角色更多的是靜靜地注視,默默關懷。
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林璟驊對“自由”有更高級的描述,企業在以騰訊為代表的去中心化交易生態中做好全域經營,可以擁有自己的數字資產,擁有自己的交易場域,定義自己的經營規則和節奏……企業透過與消費者的觸達,獲得真實的數字化洞察將會進一步提升資源分配、產品研發等方面的效率,為企業帶來新的造血能力,從而使得企業獲得更好和更可控的利潤,使得增長更具韌性。
04結語:探尋未來,向新而生
零售業有理由懷念2017年。
2017年,中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達到36.6萬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10.2%,連續1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全行業,從頭部的零售百強到草根小店,都能共享繁榮,雨露均沾。
那一年在中國被稱為“新零售元年”。
移動互聯網的大發展,中國因此罕見改寫了全球商業史。
不只是路邊小販的付款碼,還有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物種,震動全球商界。
當大潮褪去,一線城市擁有數十年輝煌歷史的大型商業中心,如廣州王府井、北京北辰購物中心、上海百聯東方商廈、正大廣場等,相繼退出;曾在業內呼風喚雨的品牌,如蘇寧、國美幾近淡出人們的視野;盒馬鮮生在大幅收縮;每日優鮮從上千員工到僅剩55名……
然而,潮落就會有潮起。每一代零售企業都需要從中獲取所屬時代最澎湃的動力。
它們才擁有引領企業發展的力量。“全域經營”就是屬于零售企業新的增長動力,銳意進取者承受苦難,并且永不止步在當下。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行業前景2018,這一行業被重點提及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行業前景2018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