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云閃付收美元二維碼,NFC輸給了二維碼支付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云閃付收美元二維碼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tonybus.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pos機云閃付收美元二維碼
支付前端環節的核心和介質演進
對于零售支付而言,交易、清算和結算的三個環節中,交易的核心正如收單一樣,要確認兩個基本事實。一是確認“有這個賬戶”,賬戶存在且有效;二是確認“賬戶是你的”。也就是說你對這個賬戶有法定權限。那如何來確保這兩點呢?如我們可以用銀行卡來實現,通過刷銀行卡來識別“有這個賬戶”,賬戶真實有效;通過簽名或者密碼來確認“賬戶是你的”。(同時也依托賬戶實名制的強制性制度)然后就可以用于支付,進行資金轉移的后續清算和結算的環節。
現在介質發生變化了,變成二維碼了,通過掃碼讀取,和通過刷卡讀取都是一個道理,都是要解決賬戶和人的確認問題。以后的發展通過生物識別技術,比如通過人臉識別,確認“你就是你”,然后在直接進入你關聯的賬戶,也就是說賬戶的調取都是自動的了,不需要銀行卡或者二維碼了。
通過你的臉確認“你就是你”后直接關聯背后的賬戶,其方便之處在于客戶不需要銀行卡或者手機這種介質或者設備了。因為系統能夠直接識別“你就是你”,然后自動匹配到你的賬戶,進行付款。沒有了介質,依賴介質的信息交互也沒有了,所有的交易信息都是系統自動生產、保存和處理。便捷的同時,對系統的依賴性變得更強,對于安全性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二維碼支付競爭力的升維
二維碼對于銀行卡而言,其優勢在于它依托一個綜合性的平臺,在手機上通過APP展現,其直觀展現和關聯服務,能夠使客戶停留,獲得綜合性服務,在產品應用和市場營銷方面更具價值。雖然,銀行卡背后也有一系列營銷和市場的服務體系,但是無法通過銀行卡來直觀展現,因此引流的功能比較弱,而且只有交易的時候才被喚起,其使用和顯現的價值具有單一性。
二維碼支付更具綜合性和主動性,更重要的是打通了線上和線下的通道,使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線上支付巨頭揮師線下,攻城略地。二維碼支付對整個支付市場的格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刷卡收單業務造成巨大沖擊。手機占用消費者大量時間,打開使用的頻率遠遠高于銀行卡,手機支付消費者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同時也體現了成本比較優勢,掃碼對于商戶而言受理的成本比傳統的POS機具要低,而且拓展期機構對商戶和消費者進行大量互聯網式的補貼。這也是不同平臺之間的碰撞。
銀行卡的平臺是銀聯的轉接平臺和銀行的平臺,而二維碼支付的平臺更多依托客戶黏性更高的微信和支付寶的平臺,無論是客戶量還是打開頻率不是一個量級。而且單純從支付而言,它直連很多銀行,更多是一張聚合平臺。更何況除了支付平臺,微信和支付寶提供的服務內容和營銷方式遠遠強于銀行或者銀聯的平臺,不同平臺的差異體現了客戶體驗、營銷成本、運行管理等多方面的差別。這種影響是從支付產品、體驗到成本的一次重構。
二維碼支付的定性和管理
擁有巨量客戶和流量的互聯網巨頭來做金融做支付至少在資產結構、營銷方式、產品結構等方面有其優勢。能“吊打”傳統金融,而在國外暫時還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或者說還沒有產生如此大之沖擊。我覺得癥結在于我國的金融行業還不夠專業化,監管還不夠完善,做金融感覺還是太容易。
以僑興債為例,廣發行被銀監會罰了7.22億元巨額罰款。浙商財險不僅全額賠付,而且被保監會頂格處罰了200萬。而發售僑興債的平臺,毫發無損,是還在調查,還是沒有或者不知道哪個監管部門來罰,還是說人家本來就沒有任何責任。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我們也看出金融監管暴露出來的問題?;ヂ摼W巨頭在金融行業越輕易而巨大的成功越暴露出我國金融監管的漏洞,特別是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違規成本太低,監管套利和空白同時存在。
二維碼支付到底是屬于移動支付還是收單業務,監管層面和行業一直有爭論,未有定論。不同的定性可能會決定了二維碼支付的未來格局。相關的管理規則遲遲不出,既而客觀上助推既有局面的形成。這是尊重市場還是疏于監管未有定論。不同的主體會有不同的評價。但是我們缺乏主流的評判標準和發展理念,也沒有市場理論支持。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對于二維碼支付的管理??紤]到二維碼支付安全性偏弱的事實,將其定位于小額高頻便民的支付業務。所以,根據監管層一貫的分層管理的原則,相應的必然對其支付的額度進行限制。這會給銀行卡讓出空間。在限額之上的銀行卡依然會優先使用。但是相信無論是銀行還是銀聯都明白,即使是這樣,由于二維碼支付培養的用手機支付的行為習慣養成,已經回不去了,讓客戶再掏銀行卡刷卡已經很難了。
所以,銀行和銀聯在積極推二維碼、云閃付等手機支付,通過提升安全等級來提升支付限額,來鞏固中高額度零售支付的這一塊市場。從監管的引導而言,也是希望形成錯位競爭,而不是一家獨大的局面。
另一方面,還有一個二維碼技術標準的問題。銀聯推出了銀聯的標準,還在東南亞部分國家推廣二維碼標準。支付機構有自己的標準,與銀聯的不一樣。網聯也在制定二維碼的標準。標準是行業發展的制高點。從一個行業而言,應該有行業的標準,甚至可以上升為國家標準,這個標準應該是行業普適。清算組織或者企業的標準應該基于行業的標準在其生態環境中適用,但不得與行業標準違背。未來二維碼支付標準架構分層是否會形成統一認識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二維碼支付的未來
我們很多對未來支付方式預測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于產品和技術的替代以及客戶黏性的情況。當然如果手機作為支付的設備都被替代了,比如刷臉技術成熟了,得到普及應用,從體驗上來說,刷臉不用掏卡,不用掏手機,解放了雙手,還是一種體驗的進步。我們說,純從支付體驗而言,終極的形態是無感支付,你購買了產品,享受了服務的同時,支付隨即也完成了。一般來說,通過物聯網和生物識別技術在實驗室里能夠完成。但是如果要大規模普及應用,還會涉及到安全和法律等方面的障礙,但是從體驗的便捷性上來說,也是未來發展方向。
如果手機還是支付的設備的話,二維碼支付依然會占有一席之地。如果監管對二維碼支付實施限額,將其定位于小額高頻。對于支付機構而言,有幾個選擇:
一是擴大市場覆蓋面,增加交易筆數,確保市場份額。對于小額場景的爭奪將更加激烈。銀行和銀聯可能在小額高頻業務上承受更大壓力,進一步讓出份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交通出行上爆發出一系列短兵相接,也有這方面的背景。因為公交、地鐵等公共出行是高頻小額,且還沒有完全開發,同時觸及不到支付限額,因此成為二維碼支付或者類二維碼支付的必爭之地是一種必然。
二是提升安全等級,通過軟硬件的改造,在用戶體驗和安全性的兼顧上實現創新,以提高支付限額,獲得更大的市場。未來,零售支付的市場劃分多了一種維度。單筆500元以下市場,或者單筆1000元以上市場之類。是否能創新技術來提升安全水平,獲得支付限額的提升,同時又不影響體驗。也許支付限額管理將推動支付機構在這方面實現突破。
三是向海外發展。近年來,中國支付跟隨國人腳步出海,以服務中國游客境外消費、留學等為主,2016年,我國居民出境旅游1.22億人次,境外消費總額超過2610億美元,同比增長12%,我國已連續4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行消費國,因此,第一步就是讓中國人赴境外旅游消費用上二維碼支付。畢竟能出國的,一般而言是高凈值群體。
對于銀行而言,在二維碼支付上與支付機構進行PK是可以的,但是要顛覆現有格局沒有可能。更多的是增加客戶黏性。但是NFC還有沒有機會呢?
當我們回顧過去,能看的比較清楚的是,從技術的先進性和使用體驗上來說,NFC并不遜于二維碼支付,甚至要比二維碼支付要好。從技術上看,在使用基于主機的卡模擬技術(HCE)后,用手機上的APP就可以完成安全模塊的功能,NFC擺脫了運營商的掣肘,同時使用令牌(token)技術確保了信息的安全。
NFC在靜態安全等級和安全環境等方面要高于二維碼支付。如二維碼支付靜態條碼被調換,商戶無法收到錢款;利用收款碼偽造生活費用催繳通知、交通罰單等應用場景,用戶疏忽便會中招;條碼中嵌入木馬病毒程序,客戶掃描后資金被盜刷或個人敏感信息被竊取;誘騙消費者發送付款碼后迅速實施盜刷等等,這些風險更多地在于二維碼的開放性和容易被篡改的特性導致其使用上產生諸多風險。
從體驗看,利用非接技術不用打開手機就可以直接觸碰1個動作就可以支付。而我們知道即使是支付寶一般也要經歷屏幕解鎖、打開支付寶、打開二維碼然后再掃一掃,4個動作。微信支付的二維碼藏身于我的錢包里面,動作更多,便捷性不如NFC。
但二維碼的成功之處在于,二維碼支付相比于NFC,對于消費者而言,使用門檻低,任何智能機都支持掃碼,商戶也只要簡單改造機具就行,成本很低,而且二維碼支付走的線上或者三方模式,收費也比傳統的銀行卡刷卡要低。支付機構巨頭通過補貼、地推等方式進行強有力推廣,促使用戶形成手機支付的習慣。
只有一部分手機才支持NFC功能,商戶的非接改造成本不菲,而且在推廣上,銀聯和銀行由于搭便車的原因都沒有形成合力投入資金去改造受理環境和進行推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雙寡頭的“貼身肉搏”,能博市場眼球,廣告費都省了,而且能最大程度地調動組織機能,市場競爭越激烈,周圍寸草不生,大部分市場份額落入這兩家。這就是雙寡頭競爭的默契和優勢。
近期,中國銀聯攜手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產業各方共同發布銀行業統一APP“云閃付”,一個移動入口聚合了大部分銀行的權益和服務。創意和想法極佳,而且可以想見銀聯在協調和推進方面必定是花了很多資源和心思,在危機中看出其戰略謀劃和血性尚在。如何去協調各方利益是要面臨的問題,如果各方都寄予厚望,那么僅僅是為消費者多了一項選擇,為銀行多了一條渠道的目標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是銀行集體協作,服務聚合,在互聯網浪潮中謀變創新的一次統一行動,成為能和支付寶、微信支付抗衡的國民級應用。
另一方面,形勢在發展。具有NFC功能的手機通過換機潮日益增長,逐步從高端手機向下延伸覆蓋。非接的受理機具改造持續在推進。當NFC的種種不利條件在逐步得到改善,憑借其體驗和技術方面的優勢,在手機支付時代,NFC是否還有一戰之機會。當然,最大的風險是當你還在想著如何在手機支付上一爭高低的時候,人家支付已經開始不玩手機了。
云閃付美金碼怎么辦理
云閃付美金碼辦理流程如下:
1、打開支付寶的云閃付,登錄,點擊轉賬。 2、點擊跨境匯款。 3、點擊我要收款。 4、點擊閃速收款滾嘩。 5、點擊下一步。 6、點擊“我要添加新的銀行卡”。
7、輸入卡號信息,點擊下一步,或者直接選擇已有的收款銀行卡,點擊用此卡收款即可。
云閃付可以一次轉賬多少?
云閃付對轉賬沒有金額限制,但是轉賬時會受銀行卡轉出限額的限制,具體限額多少每個銀行規定都不同。
以銀聯云閃付卡為例:
據銀聯官網公告,單張銀聯云閃付卡的單筆交易限額為5000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日累計交易限額為20000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銀聯云閃付卡的可用額度與申請時綁定的主卡額度一致,所有交易均計入主卡的賬戶,還款時以主卡賬單為準。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云閃付收美元二維碼,NFC輸給了二維碼支付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云閃付收美元二維碼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